所谓矮小症或矮身材(short stature)是指在相似环境下,身高较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健康儿童身高均值低2个标准差(-2SD)以上或处于第3百分位数以下。其中部分属正常生理变异。生长是小儿的基本特征,也是小儿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在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年生长速率的判定是早起识别生长障碍的一个敏感指标,小儿生长发育过程具有连续和不均衡特征,一般<2岁时每年生长速率<7cm,4.5岁至青春期开始生长速率<5cm/年,青春期生长速率<6cm/年均提示存在生长障碍,应及时查找原因。
解引发儿童身材矮小的各种原因是防治的第一步。据专家介绍,身材矮小的原因颇多,一般来说大致可分为以下六大类:
1、内分泌性矮小:此类疾病主要是内分泌激素分泌异常所致,包括垂体生长激素分泌过少、甲状腺功能低下、性早熟、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等。
2、骨疾病性矮小:骨发育不良引起矮小,包括软骨营养不良症、骨形成不全等。
3、营养、代谢性障碍矮小:个体患有慢性疾病、营养障碍、尿崩症、糖尿病等。
4、精神社会性矮小:又称情感遮断性矮小。医学家最近指出,精神障碍可影响身高。
5、伴有染色体异常的矮小:伴有染色体异常常可表现为矮小,如先天愚型综合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等。
6、其他原因矮小:包括家族性矮小、体质性青春期延迟症等。
主要的临床表现:
儿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2SD,标准线称SD),或每年生长速度
低于5厘米者(1、儿童的生长速度3岁前小于7厘米/年;2、3岁到青春期小于5厘米/年;3、青春期小于6厘米/年)。
由于导致矮身材的病因甚多,因此对矮身材儿童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详
细的病史询问、全面的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明确原因,以利治疗
1,垂体性矮小症;
2,青春期延迟:常有家族史,一般不用治疗;
3,宫内发育迟缓或有畸形者;
4,Turner综合征;
5,甲状腺功能减低。
1).病因:
1.生长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导致身高不能正常生长(即通常所指的侏儒症,GHD),如果不进行生长激素替代治疗,最终身高只能达到130厘米左右。
生长激素缺乏原因:①特发性(原发性):这类患儿下丘脑、垂体无明显病灶,但GH分泌功能不足,其原因不明。②器质性(获得性):继发于下丘脑、垂体或其他颅内肿瘤、感染、细胞浸润、放射性损伤和头颅创伤等,其中产伤是国内GHD的最主要的病因。此外,垂体的发育异常,如不发育、发育不良或空蝶鞍,其中有些伴有视中隔发育不全、唇裂、腭裂等畸形,均可引起生长激素合成和分泌障碍,同时可有多种垂体前叶激素缺乏。③暂时性体质性青春期生长延迟、社会心理性生长抑制、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均可造成暂时性GH分泌功能低下,在外界不良因素消除或原发疾病治疗后即可恢复正常。
2.家族性矮身材。
3.生长激素不敏感或抵抗综合征,多由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突变所致,多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4.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Turner综合征),应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鉴别。
5.约1/3宫内生长迟缓儿成年后身材矮小。
6.骨骼发育障碍:各种骨、软骨发育不全等,均有特殊的面容和体态。
7.其他内分泌代谢病引起的生长落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性早熟、皮质醇增多症、粘多糖病、糖原累积病、肾小管酸中毒等各有其临床表现,易于鉴别。某些慢性疾病及营养不良等。
2) 发病机制
1.生长发育过程受多种因素调节和控制,临床上根据解剖、生理功能、心理发育等特点,将小儿生长发育分为多个年龄期,任何一期的发育障碍,都会影响后一阶段的发育。
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很多,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内分泌因素、疾病等,但是科学研究发现无论是哪种原因引发的矮小其根本原因都是患儿脑垂体前叶分泌GH生长因子功能低下,导致体内生长激素水平低,不能正常促进骨骼生长,从而使患儿矮小。
3.生长过程在内分泌调控之下进行,与多种激素有关,调节生长发育的激素有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胰岛素、皮质激素、性激素、小分子肽类激素等。其中生长激素(GH)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 GH、GH受体(GHR)、IGF-I、IGF结合蛋白(IGFBP)、IGF-I受体共同组成了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轴,其在小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或功能紊乱,均会导致生长发育障碍。
1.身材矮小,生长速率减慢,骨成熟延迟和代谢异常。
矮身材的分类①生长缓慢性矮小:外观均匀性矮小,但生长缓慢,最常见于生长激素缺乏症,其他有环境和精神因素引起的矮小、染色体病变引起的特纳综合症、慢性疾病(如营养不良、慢性肾脏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哮喘等)引起的矮小症。②体型不匀称性矮小:外观不匀称性矮小,即患儿的躯干与四肢长短不成比例,常见于软骨发育不良、成骨不全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③体型正常、生长速度正常的矮小:外观为匀称性矮小,且每年的生长速度正常,常见于家族性矮小症。
2.原发病或伴发症状
如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缺乏者容易发生低血糖;甲状腺激素(TSH)缺乏者除有生长发育落后、基础代谢率低、骨龄明显落后外,还有智能低下;伴有促性腺激素缺乏者性腺发育不全,出现小阴茎(即拉直的阴茎长度小于2.5cm),到青春期仍无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等;颅内肿瘤则多有头痛、呕吐、视野缺损等颅内压增高和视神经受压迫的症状和体征。
1.生长激素刺激实验
随意取血测血GH对诊断没有意义,但若任意血G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10ug/L),可排除GHD。怀疑GHD儿童必须做GH刺激试验,以判断垂体分泌GH的功能。
生理试验系筛查试验,药物试验为确诊试验。一般认为在试验过程中,GH的峰值<10ug/L即为分泌功能不正常。GH峰值<5ug/L,为GH完全缺乏;GH峰值5~10ug/L,为GH部分缺乏。由于各种GH刺激试验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必须两种以上药物刺激试验结果都不正常时,才可确诊为GHD。一般多选择胰岛素加可乐定或左旋多巴试验。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尤其空腹时有低血糖症状者给胰岛素要特别小心,因其易引起低血糖惊厥等严重反应。此外,若需区别病变部位是在下丘脑还是在垂体,须做GHRH刺激试验。
2.血GH的24h分泌谱测定
24h的GH分泌量能比较正确反映体内GH分泌情况,尤其是对GHND患儿,其GH分泌功能在药物刺激试验可为正常,但其24h分泌量则不足,夜晚睡眠时的GH峰值亦低。但该方法繁琐,抽血次数多,不易为病人接受。
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GF—1)的测定
IGF-1主要以蛋白结合的形式(1GF-BPs)存在于血循环中,其中以IGF-BP3为主(95%以上),IGF—1和IGF-BP3较少日夜波动,甚为稳定,其浓度在5岁以下小儿甚低,目前一般可作为5岁到青春发育期前儿童GHD筛查检测。该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还受营养状态、性发育程度和甲状腺功能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判断结果时应注意。
4.其他辅助检查
①X线检查:常用左手腕掌指骨片评定骨龄。GHD患儿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2岁或2岁以上。②CT或MRI检查:已确诊为GHD的患儿,根据需要选择头颅CT或MRI检查,以了解下丘脑—垂体有无器质性病变,尤其对肿瘤有重要意义。
5.其他内分泌检查
GHD一旦确立,必须检查下丘脑—垂体轴的其他功能。根据临床表现可选择测定TSH、丁4或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刺激试验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刺激试验以判断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和性腺轴的功能。
早熟的原因有肿瘤、特发性早熟(不明原因)、先天性疾病等,还有一些就是由于饮食不当引起,如长期摄入含有激素类食物或有类激素样作用的食物。目前已知大豆所含的异黄酮是天然的类雌激素物质,过多长期食用对发育前的儿童可能会引起早发育。蜂王浆也含有雌激素,不适合儿童食用。
近期研究发现,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也会有类激素样作用。我们发现不少因乳房发育就诊的孩子中平时零食很多,严格控制后乳房发育消失。所以要正常均衡饮食,少吃零食,以免给孩子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如果您的孩子有不良的饮食习惯,请随时关注孩子发育情况,如果发现有早发育的症状,请及时带孩子就医。
1,性早熟,过早出现第二性征:如女孩乳房过早发育等;
2,若为垂体性矮小病可能并发感染、创伤、严重呕吐、腹泻等应激,甚至
发生垂体危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