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后,肢体面目等部位发生浮肿,称“妊娠水肿”,亦称“妊娠肿胀”。主要由于孕妇内分泌发生改变,致使体内组织中水分及盐类潴留(钠潴留);另外,妊娠子宫压迫盆腔及下肢的静脉,阻碍血液回流,使静脉压增高,故水肿经常发生在肢远端,以足部及小腿为主。特别从事站立工作的妇女更为明显。
1.脾虚型
[临床表现]妊娠数月,面目四肢浮肿或遍及全身,伴胸闷气短、口淡无味、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质胖嫩,苔薄白或腻、边有齿痕,脉缓滑无力。
2.肾阳虚型
[临床表现]妊娠数月,面浮肢肿,尤以腰以下为甚,四肢欠温、腰膝无力,舌质淡或边有齿痕,苔白润,脉沉迟。
中医学认为,妊娠水肿主要是由脾肾阳虚所致。病人素体阳虚,妊娠期间阴血聚以养胎,有碍肾阳温化、脾阳健运,以至水湿不行,泛滥而为水肿,临床多是由脾虚引起。孕妇脾胃素虚,或过食生冷,损伤脾阳而不能运化水湿,而致水湿停聚,留于四肢则肢肿,阻遏气化则腹肿。
脾虚湿聚:妊娠数月,面目四肢浮肿或遍及全身,皮肤光亮,四肢不温,气短懒言,食欲不振,口淡无味,便溏,舌淡,苔薄白而润,脉滑无力。治宜健脾益气行水。
妊娠试验、尿液雌三醇
1 普及产前检查,定期对孕妇做相关检查,以了解孕妇体重、血压、水肿、蛋白尿等。2 注意休息与保暖,避免过度疲劳。3 保持情志舒畅,克服恐惧心理。4 饮食应选用营养丰富而不燥烈,渗利性强而不损胎儿的食品,如米、面、冬瓜、瘦肉、豆类、鲤鱼、鸡、鸭等。5 生冷、油腻及咸味的食品,可损伤脾、肾,不利于消肿、安胎,应忌食。
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