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肌挛缩是严重的骨折晚期并发症,是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严重后果,由于上、下肢的血液供应不足或包扎过紧超过一定时限,肢体肌群缺血而坏死,终致机化,形成疤痕组织,逐渐挛缩而形成特有畸形。 提高对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认识并予以正确处理是防止缺血性肌挛缩发生的关键。缺血性肌挛缩一旦发生则难以治疗,效果极差,常致严重残废。典型的畸形是爪形手和爪形足。
1、注射性:反复肌肉注射之后肌肉及肌肉所在部位的筋膜纤维变性、挛缩而造成肌肉挛缩。2、先天性的肌肉挛缩。3、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局部的炎症刺激也会造成肉挛缩。4、局部压迫如管型石膏、绷带包扎过紧、血管损伤或断肢再植后,由缺血所造成的肌肉挛缩。5、肌肉缺血、肌肉直接外伤、血肿机化、感染、多发性肌筋膜挛缩症等6、肌肉所在部位的神经损伤。
早期主要临床表现为"5P",即Pain(疼痛),Paresthsia(感觉异常),Paralysis(麻痹),Pulseless(无脉),Pale(苍白)。晚期形成典型的爪状畸形。
肌电图
预防措施主要是尽早恢复肢体血运,避免石膏夹板固定过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