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
提问咨询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应用中心
登录
|
注册
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
疾病名称:
疾病别名:
疾病部位:
--请选择--
背部
腹部
颈部
皮肤
全身
生殖部位
四肢
头部
臀部
胸部
腰部
男性股沟
女性盆骨
上肢
下肢
鼻
耳
口
头
眼
牙
眉
毛发
盆腔
其他
男性胸部
女性胸部
添加部位
科室分类:
--请选择--
内科
外科
儿科
传染病科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肿瘤科
骨科
康复医学科
麻醉医学科
介入医学科
其他科室
营养科
五官科
医技科
医学影像学
--请选择--
--请选择--
*
疾病内容:
缺血性肠炎是由于结肠缺血而得的一种结肠病,也就是某一段结肠组织由于某些原因引起的供血不足,导致该段肠壁损伤或坏死。腹痛、血便、腹泻被称为缺血性肠炎的三主征。70%~100%的患者有腹痛症状、腹痛的特点为突发的、弥漫性的中腹部绞痛,70%病例首发症状为血便或腹泻,少数患者首发症状为呕吐、头晕或里急后重。
疾病鉴别:
1、X线钡灌肠检查:在急性期最有意义的征象是指压征及粘膜粗糙,不规则,肠管局限性痉挛,结肠袋消失。 2、选择性血管造影:能判断动脉狭窄部位、范围及程度。 3、纤维结肠镜:出血坏死型不宜施行。
疾病原因:
缺血性结肠炎的病因有哪些? 1、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或冠心病引起心功能不全的老年人; 2、滥用利尿剂使内脏血流量降低; 3、长期便秘或肠管持续痉挛致肠内压增高; 4、服用某些血管活性药致肠系膜小动脉收缩; 5、一些血管性疾病,如血栓性脉管炎、结缔组织病,弥漫性变态反应性疾病。
常见症状:
1、一过性肠炎型:突然发病,中、下腹或左下腹痛,继而腹泻、便血。腹部压痛和肌紧张,数日内症状消,不复发。 2、狭窄型:反复发作的腹痛,便秘、腹泻、便血等,常可自行缓解,肠管狭窄严重时可发生梗阻。 3、坏疽型:此型少见,多为老年,突然发病,腹痛迅速扩展至全腹,有腹膜炎体征,早期即出现休克,预后差。
需做检查:
1、X线钡灌肠检查:在急性期最有意义的征象是指压征及粘膜粗糙,不规则,肠管局限性痉挛,结肠袋消失。 2、选择性血管造影:能判断动脉狭窄部位、范围及程度。 3、纤维结肠镜:出血坏死型不宜施行。
疾病预防:
缺血性结肠炎的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所以老年人更应注意规律的生活起居,避免烟酒,多吃蔬菜、水果等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尽量避免吃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品。此外,还应适度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室内外运动。 缺血性结肠炎的症状主要为左上腹痛,一般患者左上腹痛出现的时间多在饭后1小时左右,可以自行缓解。但有些患者疼痛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以后可出现鲜血便,并伴有腹泻。多数患者经内科治疗后可以很快好转,但也有10%左右的患者病情恶化而发生肠坏死,此时应进行急诊手术,及早切除坏死肠段。患者反复发作还容易导致该段结肠变得狭窄。
并发症:
多伴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心脏病,休克和长期服药等病史。严重者可发生肠壁坏死、穿孔或持续性肠缺血。 1.肠梗阻 :在坏疽型缺血性结肠炎的早期,病变广泛者因结肠严重的急性缺血,可发生麻痹性肠梗阻,而慢性缺血性结肠炎者,在慢性炎症过程中因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使肠腔狭窄而发生不完全性肠梗阻。 2.休克: 在坏疽型缺血性结肠炎,因坏死组织和细菌毒素的大量吸收,微循环血管广泛开放,有效血容量不足,病人可发生低容量性和(或)中毒性休克。
修改原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粤ICP备2023094852号
营业执照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