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
提问咨询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应用中心
登录
|
注册
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
疾病名称:
疾病别名:
疾病部位:
--请选择--
背部
腹部
颈部
皮肤
全身
生殖部位
四肢
头部
臀部
胸部
腰部
男性股沟
女性盆骨
上肢
下肢
鼻
耳
口
头
眼
牙
眉
毛发
盆腔
其他
男性胸部
女性胸部
添加部位
科室分类:
--请选择--
内科
外科
儿科
传染病科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肿瘤科
骨科
康复医学科
麻醉医学科
介入医学科
其他科室
营养科
五官科
医技科
医学影像学
--请选择--
--请选择--
*
疾病内容:
先天性髋内翻亦称发育性髋内翻,系幼儿时发生的股骨颈干角进行性减小所致的畸形。正常成人的颈干角为120°~140°,儿童为135°~145°,若颈干角小于120°,称为髋内翻。表现为日见加重的跛行,是小儿跛行常见原因之一。单侧发病多于双侧,性别和种族无明显差异。
疾病鉴别:
1.骨软骨病 骨软骨病患者的病史,髋关节活动受限及肢体短缩等与轻度的先天性髋内翻相似,但二者在X线片上各有特点,骨软骨炎的股骨头,颈无分离现象,头致密扁平,颈粗短。 2.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的跛行出现较早,从幼儿期学步时开始,检查见股骨头在髋臼之外,大多数患者套叠试验阳性。 3.本病与儿童期继发性骨骺滑脱,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颈骨髓炎,多发性骨软骨发育不良,股骨颈骨折等病因引起的髋内翻有所不同,但均有跛行步态。
疾病原因:
(一)发病原因 先天性髋内翻的原因不明,多种因素可能与其发病有关,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生长性紊乱,属于股骨近侧段发育不完全病损的一种;有人认为是外伤所致;还有人强调与内分泌有关;也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 (二)发病机制 在胎儿发育阶段,股骨近侧骺板伸展于股骨上端,表现为月牙形软骨柱,很快分成股骨颈的骨骺部分和大转子的骨骺部分,股骨颈的内侧部分成熟较早,使股骨颈变长,而股骨头的骨骺则将在出生后6个月时出现骨化中心,当股骨头,颈骺软骨出现病损时,其病变是形成纤维组织代替正常的软骨内骨化,结果导致骺板断裂和消失,常呈一个分离的三角骨块,随着儿童行走负重,逐渐发展为髋内翻。
常见症状:
症状 本病最突出的表现是日益加重的跛行,婴儿时症状不明显,早期以髋痛为主,之后患肢无力,易疲劳,行走时身体摇晃,跛行,站立时,患肢呈外旋及轻度内收位,骨盆斜向患侧,脊柱出现侧凸畸形,在腰段凸向患侧,在胸腰段凸向健侧,患侧臀肌萎缩,臀纹比健侧下降,Trendelenburg征阳性,患者仰卧位时,在其腹股沟部可触到增生的股骨头,颈,大粗隆顶点高出Nelaton线,患髋外展,内旋及后伸明显受限,套叠试验阴性。
需做检查:
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X线检查,颈干角进行性减小,股骨头骨骺线由水平变为垂直,在股骨颈部近股骨头处有一个被裂隙分开的三角形骨块,有两条透亮带穿越股骨颈,形成“Y”形裂隙,随着骨的生长,内翻越来越明显,髋臼出现适应性改变,可通过测定HE角来评定髋内翻的程度,HE角即双髋臼“Y”形软骨连线与股骨头骺板的延长线相交的角度,正常为25°。
疾病预防:
本病为先天性疾病,无有效预防措施,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的防治关键。
并发症:
可出现骨盆倾斜和脊柱侧凸畸形,病情发展可致大转子向外上突出,股骨颈弯曲内翻形成了肢体的短缩。
修改原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粤ICP备2023094852号
营业执照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