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
提问咨询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应用中心
登录
|
注册
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
疾病名称:
疾病别名:
疾病部位:
--请选择--
背部
腹部
颈部
皮肤
全身
生殖部位
四肢
头部
臀部
胸部
腰部
男性股沟
女性盆骨
上肢
下肢
鼻
耳
口
头
眼
牙
眉
毛发
盆腔
其他
男性胸部
女性胸部
添加部位
科室分类:
--请选择--
内科
外科
儿科
传染病科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肿瘤科
骨科
康复医学科
麻醉医学科
介入医学科
其他科室
营养科
五官科
医技科
医学影像学
--请选择--
--请选择--
*
疾病内容:
巨大膀胱-巨大输尿管综合征又名巨大膀胱并发巨大输尿管征,其特征为膀胱-输尿管巨大增粗,但无下尿路梗阻及膀胱输尿管反流,亦无下尿路梗阻病变,有人认为巨大膀胱或巨大输尿管,应作为各自独立疾病来诊断。目前随着检查技术的进步,发现扩张的膀胱亦有可逆性的病例,输尿管扩张亦为可逆性。关于无下尿路梗阻观点,目前亦发现梗阻所在。同时,对输尿管和膀胱扩大到什么程度才可诊断,尚无标准。神经源性膀胱与本病征鉴别,有时相当困难。
疾病鉴别:
1.梗阻性巨输尿管 先天性输尿管狭窄,瓣膜,闭锁,异位开口等,后天性的输尿管息肉,结石,感染,外伤等,均可造成梗阻性巨输尿管。 2.反流性巨输尿管 原发或继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如继发于先天性后尿道瓣膜,尿道狭窄,尿道憩室,神经源性膀胱,下尿路梗阻性病变等,神经源性膀胱与本病征鉴别较为困难。 3.继发性非梗阻性巨输尿管 如糖尿病,尿崩症等,长期多尿导致输尿管扩张,为了鉴别神经源性膀胱,可使用输尿管肌电图和X线电视连续观察证明输尿管的蠕动性,此外还可做膀胱镜检和膀胱造影,证实下尿路梗阻存在与否。
疾病原因:
小儿巨大膀胱-巨大输尿管综合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曾有多种解释: 1.末段输尿管壁内副交感神经节细胞减少 末段输尿管壁内副交感神经节细胞减少,发育不全或缺如,导致输尿管蠕动功能丧失,产生功能性梗阻,但未得到组织学的证实。 2.末端输尿管壁内纵肌缺乏(环肌正常) 因而造成功能性梗阻,并认为纵肌缺乏是因胚胎12周后中肾管压迫输尿管所致。 3.末段输尿管肌层内存在异常的胶原纤维 末段输尿管肌层和神经均是正常的,但肌层内存在异常的胶原纤维干扰了融合细胞层样排列,阻碍了蠕动波传送而产生功能性梗阻,这些都有待组织学的进一步研究。 4.遗传因素 另外有母女同患此病的报道,因此是否有家族遗传倾向,仍有待研究。 (二)发病机制 输尿管显著扩张是其特点,以单侧多见,双侧的患者约占20%,但轻重可不一致,其特征有: 1.输尿管下段或全段有不同程度扩张,管壁薄,无明显迂曲, 2.无器质性输尿管梗阻, 3.无下尿路梗阻病变, 4.无膀胱输尿管反流, 5.无神经源性膀胱, 6.输尿管膀胱连接部无解剖狭窄, 7.将尿液排空后,输尿管张力差不能回缩至正常(小儿输尿管直径在0.7cm以内)。
常见症状:
症状以尿路感染,血尿及腹痛为多见,常无故出现脓尿,尿浊,尿频,尿急,尿痛,伴不同程度腰,腹疼痛,甚至肉眼血尿,尿路感染的反复发作及抗生素治疗不易痊愈,为本病征的重要表现,尿培养有致病菌生长,小儿可出现尿失禁,重者伴有全身中毒症状,高热等,常伴恶心呕吐,胃纳不佳等,生长迟缓,贫血,偶尔可扪及腹部长形软性包块,膀胱造影可见膀胱扩张和输尿管反流,静脉分泌性造影可见膀胱和输尿管巨大扩张,膀胱内压测定较正常为高, 根据临床上出现反复发生的尿路感染,结合静脉分泌性造影和膀胱造影可做出初步诊断,同村信夫提出的诊断条件为: ①先天性; ②双侧输尿管扩张; ③膀胱扩张; ④不可逆性; ⑤无下尿路梗阻; ⑥无神经源性膀胱; ⑦无排尿障碍。
需做检查:
1.血液检查 尿路感染时常有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反应蛋白>20mg/L。 2.尿常规检查 清洁中段尿离心镜检中白细胞≥5个/Hp提示尿路感染,若见白细胞管型,提示肾盂肾炎,尿路炎症严重者,可有短暂的蛋白尿,部分病儿可有血尿或终末血尿。 3.细菌学检查 尿培养要求在抗生素应用前做,排尿前勿多饮水,留尿过程中要严格按常规操作以免尿液污染,尿培养因可受前尿道和尿道周围杂菌的污染,故需在治疗前做清洁中段尿培养及菌落计数,若菌落计数≥105/ml有诊断尿路感染意义,104~105/ml为可疑,但已有膀胱炎尿路刺激症状的患者,尿白细胞明显增多,尿培养菌落计数为103~104/ml亦应考虑尿感的诊断,此外,某些革兰阳性球菌如肠链球菌分裂慢,如为103/ml亦可诊断尿感,对婴幼儿和新生儿以及怀疑尿感而留尿困难的小儿,可做耻骨上膀胱穿刺培养,阳性培养即有诊断意义,留做细菌培养的尿若不能及时送验时,应暂放4℃冰箱内,否则会影响结果,大量利尿或已应用抗菌治疗,则影响尿培养的结果,送尿培养如培养阳性应做药物敏感试验,指导治疗。 4.尿直接涂片找细菌 用一滴均匀新鲜尿液置玻片上烘干,用亚甲蓝或革兰染色,在高倍或油镜下每视野若见到细菌≥1个,表示尿内菌落计数>105/ml,根据尿沉渣涂片革兰染色及细菌形态可作为选用药物治疗的参考。 5.菌尿辅助检查 尿液亚硝酸盐还原试验,可作为过筛检查,阳性率可达80%。 6.血培养 感染中毒症状明显时应同时做血培养, 根据症状,体征及针对尿路的影像学检查,多能做出正确诊断。 1.静脉尿路造影 可显示扩张的输尿管巨大增粗,肾盂肾盏可能正常,也可不同程度地扩张,但一般显影较正常侧淡,延迟照片可见输尿管排空延缓,可能有肾瘢痕。 2.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 膀胱外形正常,无反流,尿道无梗阻,但感染重者,可能有膀胱输尿管反流,膀胱炎症性改变等。 3.B超检查 可发现扩张的输尿管,并能同时了解双肾及膀胱的情况。 4.经皮肾穿刺造影 B超显示肾输尿管积水,静脉尿路造影不清楚者可作经皮肾穿刺造影,在荧光屏下反复观察对诊断十分有帮助,能充分了解扩张程度及其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 5.放射性核素检查 肾扫描检查对了解肾功能,输尿管的排泄状况及梗阻部位亦甚有帮助,目前,利尿性肾扫描已普遍应用于尿路疾病的检查, 6.膀胱镜检查 一般无异常,输尿管插管无梗阻。
疾病预防:
本病属先天性异常,目前尚无确切预防措施,有家族史者应做好遗传学咨询工作,参照出生缺陷性疾病的预防措施,预防应从孕前贯穿至产前,婚前体检在预防出生缺陷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作用大小取决于检查项目和内容,主要包括血清学检查(如乙肝病毒,梅毒螺旋体,艾滋病病毒),生殖系统检查(如筛查宫颈炎症),普通体检(如血压,心电图)以及询问疾病家族史,个人既往病史等,做好遗传病咨询工作,孕妇尽可能避免危害因素,包括远离烟雾,酒精,药物,辐射,农药,噪音,挥发性有害气体,有毒有害重金属等,在妊娠期产前保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的出生缺陷筛查,包括定期的超声检查,血清学筛查等,必要时还要进行染色体检查,一旦出现异常结果,需要明确是否要终止妊娠;胎儿在宫内的安危;出生后是否存在后遗症,是否可治疗,预后如何等等,采取切实可行的诊治措施。
并发症:
反复发作尿路感染,尿失禁,贫血,营养障碍等。
修改原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粤ICP备2023094852号
营业执照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