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
提问咨询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应用中心
登录
|
注册
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
疾病名称:
疾病别名:
疾病部位:
--请选择--
背部
腹部
颈部
皮肤
全身
生殖部位
四肢
头部
臀部
胸部
腰部
男性股沟
女性盆骨
上肢
下肢
鼻
耳
口
头
眼
牙
眉
毛发
盆腔
其他
男性胸部
女性胸部
添加部位
科室分类:
--请选择--
内科
外科
儿科
传染病科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肿瘤科
骨科
康复医学科
麻醉医学科
介入医学科
其他科室
营养科
五官科
医技科
医学影像学
--请选择--
--请选择--
*
疾病内容:
胃柿石症的发病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型在大量吃柿子后半个小时就可出现症状,上腹部有沉坠感,胀满、恶心呕吐,呕吐物中有碎柿块,也可呕血;在柿石的刺激下,还可产生慢性胃炎、胃溃疡和胃功能紊乱。病程超过六个月才为慢性型,慢性型的症状与溃疡或慢性胃炎相似,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上腹疼痛、反酸烧心等。柿石较大的病人,在上腹部可摸到肿块。
疾病鉴别:
慢性胃柿石症患者,因病程较长,症状常与慢性胃炎、溃疡病或胃癌相似,但通过X线钡剂造影或胃镜检查很容易与上述疾病相鉴别。
疾病原因:
1.植物性胃石主要由各种未消化的植物成分组成,包括鞣酸、纤维素、果胶、胶质等。胃柿石症是最常见的植物性结石。 2.毛石由毛发组成,也可混有毛线及动物毛等,多见于有吞食毛发习惯的神经质女性,多发生于20~30岁之间。 3.乳酸石多见于高浓度奶喂养的低体重新生儿。
常见症状:
胃石易发生于胃大部切除术迷走神经切断术、胃轻瘫综合征患者,似与这部分病人胃运动功能紊乱有关。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型。病程在6个月以内为急性,超过6个月为慢性,急性者多见。急性型在大量吃柿子、山楂等1~2h即出现症状,半数以上病人有上腹部疼痛胀满、恶心、呕吐,一般呕吐量不多,可有呕咖啡色或血性物,而大量呕血少见。体格检查有30%病例触及上腹部滑行性包块。由于胃石对局部黏膜造成的刺激和损伤,常并发胃溃疡、胃黏膜糜烂、幽门梗阻、肠梗阻,偶有穿孔及腹膜炎。 胃石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与胃石的大小、形态、性质及对人体消化、运动功能影响程度等因素有关。病人可以完全无任何症状,也可以有上腹不适、食欲不振、口臭、恶心、呕吐或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等。体查时常于上腹部可触及移动性包块,一般无明显压痛。
需做检查:
实验室检查 部分患者可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部分患者粪便潜血试验阳性,初期可见到柿皮样物。胃液分析显示胃游离酸较正常人增高。 其他辅助检查 1.X线检查X线钡餐透视或气钡双重造影,可发现钡剂在胃内产生分流现象,并显示浮于钡剂上层游离性、团块状、圆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区,而胃黏膜结构光整,胃壁柔软。当胃内钡剂排空后仍可见团块影上有条索状、网状或片状钡斑黏附。按压团块阴影无明显压痛,并可随力度而改变轮廓形态及位置,提示结块有一定压缩性、游走性。 2.纤维内镜检查纤维内镜下可直视观察胃内结石的形态、性状等。植物性胃石因结块成分不同,可呈黄色、棕色、褐色或绿色,常为圆形、椭圆形的单个或多个游离团块。毛胃石一般为黑色或棕褐色,呈“J”形或肾形,可充满胃体或伸入十二指肠。纤维内镜还可了解胃部有否合并胃炎、溃疡病等其他征象,必要时还可钳取结块成分或并发症的胃组织进行分析。因此。有条件的医院疑胃石症者应把纤维内镜检查作为首选的诊断手段。 3.B超检查B超对胃石诊断有一定帮助。通常嘱患者饮水500~1000ml,坐位或半卧位检查,可见到胃内有界限清晰的强回声团块影像,浮于水上层,并可随体位变化或胃的蠕动而改变位置。
疾病预防:
并发症:
胃柿石症的并发症是胃柿石症压迫胃壁使胃壁坏死及穿孔,也可因排入肠道内而发生肠梗阻。
修改原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粤ICP备2023094852号
营业执照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