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腔内积气称为气胸。创伤性气胸的发生率在钝性伤中约占15%~50%,在穿透性伤中约占30%~87.6%。气胸中空气在绝大多数病例来源于肺被肋骨骨折断端刺破(表浅者称肺破裂,深达细支气管者称肺裂伤),亦可由于暴力作用引起的支气管或肺组织挫裂伤,或因气道内压力急剧升高而引起的支气管或肺破裂。锐器伤或火器伤穿通胸壁,伤及肺、支气管和气管或食管,亦可引起气胸,且多为血气胸或脓气胸。偶尔在闭合性或穿透性膈肌破裂时伴有胃破裂而引起脓气胸。
临床上创伤性气胸并不诊断,根据其外伤史和临床表现一般都可以做出诊断,但还需与创伤性膈疝进行鉴别:
创伤性膈疝:创伤性膈疝主要为胸腹部暴力所致,常为多发伤,是指膈肌在外力作用下破裂,腹腔内脏器经过膈肌裂口进入胸腔即创伤性横膈疝。因胃、空肠、回肠、盲肠、横结肠、乙状结肠和脾等是腹内位器官活动性大,所以膈肌破时,这些脏器易疝入胸腔。因此时患者病情危重,膈疝症状易于被掩盖,故救治过程中常不易及时诊断或漏诊。创伤性膈疝一旦误诊、漏诊,其预后较差,死亡率亦较高,因此,高度怀疑膈疝时应进行针对性检查,以提高救治成功率。尤其要注意的是在胸部损伤严重,病情危重的病例中; 强大的胸腹腔压力差也可致膈肌破裂,但因为膈肌裂口较小,伤后时间短,膈疝尚未形成,此时对患者进行CT检查也未能确诊膈疝。因此时患者均需上呼吸机,而呼吸机正压控制呼吸可干预膈疝的形成,脱机后由于胸内负压的持续作用,腹腔内容物不断涌入胸腔,呼吸困难持续加重,此时行腹部平片、钡餐、胸部CT等检查都可以确诊膈疝。故在胸部损伤严重,同时发生气血胸的病例中,应充分考虑到膈疝的可能性,及时进行检查,鉴别。
由火器伤或锐器伤造成胸壁缺损创口,胸膜腔与外界大气直接相交通,空气可随呼吸自由进行胸膜腔,形成开放性气胸。伤侧胸腔压力等于大气压,肺受压萎陷,萎陷的程度取决于肺顺应性和胸膜有无粘连。健侧胸膜腔仍为负压,低于伤侧,使纵隔向健侧移位,健侧肺亦有一定程度的萎陷。同时由于健侧胸腔压力仍可随呼吸周期而增减,从而引起纵隔摆动(或扑动)和残气对流(或摆动气),导致严重的通气、换气功能障碍。纵隔摆动引起心脏大血管来回扭曲以及胸腔负压受损,使静脉血回流受阻,心排出量减少。
纵隔摆动又可刺激纵隔及肺门神经丛,引起或加重休克(称之为胸膜肺休克)。另外,外界冷空气不断进出胸膜腔,不但刺激胸膜上的神经未稍,还可使大量体温及体液散失,并可带入细菌或异物,增加感染机会。同时伴有胸内脏器伤或大出血,使伤情更为加重。胸壁开放性创口(吸吮伤口)愈大,所引起的呼吸与循环功能紊乱愈严重。当创口大于气管直径时,如不及时封住,常迅速导致死亡。有的胸腔穿透伤,空气虽可在受伤时由外界进入胸膜腔,但随即创口迅速闭合,胸膜腔与外界隔绝,所形成的气胸不能称之为开放性气胸。
开放性气胸病人常在伤后迅速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惶恐不安、脉搏细弱频数、紫绀和休克。检查时可见胸壁有明显创口通入胸腔,并可听到空气随呼吸进出的“嘶-嘶”声音。伤侧叩诊鼓音,呼吸音消失,有时可听到纵隔摆动声。检查时可发现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气管显著向健侧偏移,伤侧胸壁饱满,肋间隙变平,呼吸动度明显减弱。并可发现胸部、颈部和上腹部有皮下气肿。
1、胸腹腔穿刺
如果患者血气胸和腹膜刺激征同时存在,则应该及早进行胸腹腔穿刺,胸腹腔穿刺是一种简便又可靠的诊断方法。
2、X线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气胸的重要方法#FormatImgID_0#可以显示肺脏萎缩的程度,肺内病变情况以及有无胸膜粘连、胸腔积液和纵隔移位等。纵隔旁出现透光带提示有纵隔气肿。气胸线以外透亮度增高,无肺纹可见。有时气胸线不够显现,可嘱病人呼气,肺脏体积缩小,密度增高,与外带积气透光带形成对比,有利于发现气胸。大量气胸时,肺脏向肺门回缩,外缘呈弧形或分叶状。
3、CT检查
胸部钝性创伤中血胸与气胸同时存在,基本由于胸部受挤压及肋骨骨折所引起相应部位肺挫伤及肺破裂所致。横贯一侧或双侧胸腔的气液平面为其特征表现。
对于本病的预防,积极观察,防止并发症。因此医护人员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创伤后血气胸可进一步发展,且多合并有内脏和其他脏器损伤, 合并其它脏器损伤时死亡率高。因此需严密地观察患者,防止合并伤的发生。
2、血胸的观察与护理
血胸在胸外伤中的发生率可高达75 % ,要及时判断胸内出血是否继续及出血速度,可依照以下2 点来判断: ①输血补液后,病人血压、呼吸情况改善不明显; ②胸腔闭式引流放出积血后,如平均每小时引流量大于100mL 且为鲜血。
3、心理护理
由于创伤多为突发,病人对突如其来的事故毫无思想准备,难以接受现实,易出现紧张、恐惧的心理。护理人员首先要热情接待患者,安慰、关心、体贴患者, 主动与病人交流,简单介绍治疗方案、注意事项及预后,使其消除紧张心理,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与此同时尽快进行静脉输液、吸氧。对于施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者,术前应给予必要的解释,使患者能充分理解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手术时护士应守护在病人身边,关心体贴病人,使他们的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抢救。
创伤性气胸时常常合并血胸,因此处理时不仅要同时处理气胸和血胸,还需要及时地处理合并伤和并发症:
①心脏大血管损伤的治疗: 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快速诊断及早手术。对心脏开放伤同时伴有大出血、休克或疑有心包填塞者, 应立即送手术室开胸手术, 避免任何延误救治的检查。
②胸部损伤时不要漏诊腹部损伤: 胸腹联合伤时, 其腹部损伤可能比较隐蔽易被忽略, 因为在受伤瞬间, 腹压骤增, 膈肌和腹腔内脏上抬而可能导致损伤。因此, 遇到有下胸部损伤时应想到膈肌和内脏损伤。术中若发现横膈损伤必须探查腹腔, 尽可能对损伤脏器进行修补。患者如果血气胸和腹膜刺激征同时存在, 应及早做腹腔穿刺和X线检查, 早期明确诊断。一旦确诊或高度怀疑时, 首先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 明确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矛盾, 有针对性地进行抢救。胸部损伤合并多发伤, 尤其是腹部损伤, 往往出现休克和呼吸功能衰竭, 病死率高。根据外伤史结合查体, 胸腹腔穿刺是一种简便又可靠的诊断方法。再根据X 线及CT 检查即基本明确诊断。
③在治疗上优先处理大出血, 如有心脏及大血管损伤,气管及支气管损伤应优先剖胸。无剖胸指征先剖腹, 麻醉前需先安置胸腔闭式引流, 可避免术中出现呼吸困难, 并可检测胸内情况。创伤性血气胸常伴肋骨骨折及肺挫裂伤, 如患者休克时间过长并合并感染, 抗休克时输入大量晶体液, 容易诱发ARDS。对于创伤性血气胸, 尤其是双侧肺挫裂伤合并休克及多器官损伤者, 应考虑ARDS 的可能, 休克纠正后严格控制输液量, 及早补充血浆及白蛋白, 及时检测肝肾功能及血生化, 定时检测血气, 及时发现ARDS 倾向, 以便及早抢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