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透明细胞肿瘤过去曾认为透明细胞肿瘤(clear cell tumor)来自中肾管,现已明确透明细胞肿瘤来自米勒管上皮。组织学上透明细胞肿瘤也见于阴道、子宫颈、子宫内膜和阔韧带。从理论上讲,卵巢透明细胞肿瘤可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
卵巢透明细胞肿瘤需与卵巢其他上皮性肿瘤如卵巢浆液性肿瘤、黏液性肿瘤相鉴别。
1.卵巢浆液性肿瘤:其特点可见囊性肿物,直径为1~20cm,单房性多见,也可多房。囊液多清晰、草黄色、浆液性,偶可混浊,甚至带有血性。生长方式和形态变化较多,特别是乳头状生长较多,且方式多样化。
2.黏液性肿瘤:卵巢黏液性肿瘤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仅次于浆液性肿瘤,良性占77%~87%,交界性约10%,其余为恶性。
(一)发病原因
有不少作者报道年轻妇女下生殖道透明细胞癌,与母亲妊娠期间服用雌激素有关。
(二)发病机制
1.良性 由透明细胞和鞋钉细胞(hobnail cell)镶衬于纤维瘤样组织组成。
2.交界性 肿瘤大小不等,呈分叶状,实性或实性伴小囊形成。已诊断的为数不多的交界性透明细胞肿瘤多为腺纤维瘤(adenofibroma),其他有透明细胞腺瘤(clearcell adenoma)和囊性腺纤维瘤(cystadenofibroma)。瘤细胞巢的上皮由1~3层多角形细胞或鞋钉状细胞组成,非典型细胞可见,核分裂象每10个高倍野不多于3个,间质无浸润。
3.恶性 多为囊实性,质韧,大小不等,单侧多,双侧可达24%。切面呈鱼肉状,或淡黄色,常伴有出血、坏死。仔细检查常可发现伴有子宫内膜异位。镜下可见透明细胞、鞋钉细胞及嗜酸性细胞。细胞核有异形,可见核分裂象,较交界性多(图1)。
根据腹部肿块及相应临床表现、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可以作出诊断。
一、实验室检查:
1、电解质检测:血清钙等。 2、肿瘤标志物检查:Ker、EMA、Leu M1、B72.3呈弥漫强阳性。 3、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性质。 4、血液生化检查明确是否有肝肾功能损伤以及明确是否有血常规的异常。 5、B超检查 (1)液性占位:大部分无回声,内可见散在点状回声。周边可探及血流信号。 (2)低回声占位:为低回声为主,内回声不均,形态不规则,内部可探及低阻血流信号。 (3)囊实混合性:大部分无回声内见乳头状及团块状中回声,边界尚清,周边及乳头状内部可见点状血流信号型。
流行病学 :卵巢透明细胞肿瘤占卵巢上皮性癌的5%~11%,也有报道达15%。平均发病年龄48~58岁,但以45岁以上为多,几乎所有的病例都大于25岁。卵巢透明细胞肿瘤中的良性极少见、交界性比较少见。
预后:尽管诊断时以早期居多,但复发率却较其他上皮性癌高,预后较浆液性癌差。但良性、交界性手术切除预后较好。
保健:
一、术后6小时内,采用去枕平卧位,头侧向一边,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
二、因术后大多数患者无疼痛感,不要忽略按摩病人的腰部和腿部,半小时翻身一次,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发生
三、当日液体输完即可拔掉尿管,鼓励下床活动
四、术后6小时即可进少量流质饮食,如稀米汤、面汤等。不要喝甜牛奶、豆奶粉等含糖饮料
五、腹腔镜手术切口仅1厘米,因此一周后腹部敷料即可去掉,并可淋浴,然后即可逐步恢复正常活动。在一周前还是要注意适当、轻便活动,使身体早日复原。
引起性早熟,可发生瘤体和蒂部扭转,发生出血和坏死,可致排尿及排便困难等,也可以并发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由于卵巢肿瘤的压迫,轻度压迫者可使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增强,是雌激素以及孕激素的分泌增多。严重的压迫者可使卵巢萎缩,功能衰退。当发生蒂扭转者会引起腹部的剧痛,属于妇科的急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