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瘀斑(calcaneal petechiae)亦称为黑踵(black heel),是发生于足跟侧面或后面的无症状群集蓝黑色或黑色斑点。病因不清,多发生于青少年及球类运动员。
(一)发病原因
本病病因不清,一般认为可能与局部摩擦或损伤有关。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不很清楚,可能为真皮表浅毛细血管破裂,血红蛋白通过表皮和角质层代谢排出引起的皮肤色素沉着样改变,也可能为青少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部分症状。
好发于青少年,尤以球类运动员多见。好发于一侧或两侧足后跟的后面或两侧,偶见于跖的远端一趾或数趾,常突然发生。损害为群集性蓝黑色或黑色斑点,压之不褪色,境界不清,可互相融合,多无自觉症状,可伴发多汗。
根据皮损发生部位及临床和病理特点,一般易于诊断。
组织病理:角层增厚,汗管囊性扩张,其中可见红细胞或无定形的黄褐色圆形聚集,Perls蓝染色阴性,过氧化酶和联苯试验阳性,说明其来源于血红蛋白。真皮乳头层内有红细胞外渗。
体查:损害为群集性蓝黑色或黑色斑点,压之不褪色,境界不清,可互相融合,多无自觉症状,可伴发多汗。
皮肤色沉着:素体内激素的变化可引起黑色素在皮肤中沉积,而导致皮肤色素沉着(例如艾迪生病,妊娠或口服避孕药)。皮肤色素沉着也可由于铁和银在皮肤组织中沉积所致。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以皮肤黏膜或内脏出血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有其他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多或严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