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血管外科的发展,急性动脉栓塞的治疗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病死率和患肢截肢率仍相当高,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缺血性横纹肌溶解及由此产生的肌红蛋白、离子紊乱、氧自由基等引起代谢性综合征(myonephropathic-metabolic syndrome,MMS),即肌病肾病代谢综合征。以往未能对此代谢性改变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患者预后较差。近期文献统计,急性动脉阻塞后MMS发生率为7%~37.5%,而其真正发病率仍是一个未知数。
凡有MMS 病因者均应考虑MMS 的可能性。早期突出的表现是肌肉收缩、关节僵硬和患肢非凹性水肿。患者可因疼痛、代谢障碍和氮质血症的影响出现精神症状。血运重建及再灌注期的突出表现为非凹性水肿、樱红色尿、少尿或无尿及心功能受损的表现
1.血液检查 血钾、CPK、SGOT及LDH升高的程度反映骨骼肌坏死的程度和范围;血肌红蛋白增高注意肾衰可能;血pH值下降,特别是在血运重建后,pH值进一步下降提示预后不佳。
2.尿液检查 尿液中出现肌红蛋白时应警惕肾衰的发生。
3.氧自由基检测 因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及半衰期很短,故检测有一定困难可通过测定与脂质过氧化氢作用成比例增加的丙二醛酸,间接测定氧自由的存在。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患者常可出现躁动、神志恍惚及定向力障碍,严重时并发缺血性痉挛和急性肾衰竭。
缺血性痉挛:肢体由于严重缺血,造成肌肉坏死或挛缩,因神经缺血和瘢痕压迫,常有神经部分瘫痪,使肢体严重残废。
急性肾衰竭:肾功损害程度因肌缺血、酸中毒和肌红蛋白尿的程度而异。轻中度病例中,肾功仅为暂时且可逆性损害,排尿量减少,多数病人出现少尿或无尿。继之病人血尿素氮和肌酐迅速升高。在重度病例中,出现严重酸中毒伴迁延性肌红蛋白尿,如不立即透析,将出现不可逆的肾损害,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