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
提问咨询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应用中心
登录
|
注册
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
科室名称:
*
所属医院:
*
科室分类:
*
科室简介:
肿瘤科是医院的重点学科之一,也是集肿瘤介入、化疗、放疗、中医中药、生物治疗为一体的肿瘤综合治疗科室。勤奋努力迎来丰硕成果。近年来,肿瘤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壮大,治疗水平、医疗质量和医德医风受到了广大患者和同行的高度评价。 并在全国最早成立肿瘤介入病房,集多种治疗于一体,对各种肿瘤采取不同的应对手段,取得良好效果。对于晚期肿瘤无法根治者,则采取姑息治疗、疼痛治疗及心理治疗,让他们尽可能少忍受癌症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多年来,肿瘤科全体医护人员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致力于恶性肿瘤的研究和治疗探索,针对各种不同肿瘤的不同生物学行为,根据不同病人不同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案,进行与全身疾病相匹配的综合治疗。肿瘤的生物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恶性肿瘤是人类健康最冷酷的杀手,人类一直在与肿瘤作斗争,最近的一百年来,手术、放疗、化疗已发展为传统的治疗恶性肿瘤方法,虽然大大提高了生存率,因为其毒副作用和敏感性的限制,这些经典疗法对某些肿瘤还是束手无策。在强调肿瘤的综合治疗今天,人们也在不断探求新的治疗方法,随着对肿瘤分子水平的深入研究,生物治疗成为治疗肿瘤的新进展,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成功应用于临床推动了生物治疗的发展。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分子靶向药物与放疗、化疗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肿瘤的疗效。国内多家大型肿瘤中心的大量临床应用资料也表明分子靶向药物与化疗联合应用比单用化疗疗效显著。肿瘤生物治疗是指通过生物工程的方法,增强机体的防御功能,以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使机体的内环境得以稳定、平衡的一种疗法。以下简述常用的生物治疗和分子靶向药物的机制和临床应用。细胞因子是由免疫活性细胞和其他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类低分子蛋白或糖蛋白的大家族。生物作用的特点是微量高效,在体内各种细胞因子构成复杂的网络关系,常能上能下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在局部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临床上常用的抗肿瘤细胞因子有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以及粒巨细胞克隆刺激因子等。 1、 干扰素 干扰素是Issacs和Lindenmann于1957年发现的,IFN主要有三种类型:IFN-α、IFN-β和IFN-r。IFN是每一个进行癌症临床治疗的细胞因子,主要用于造血系统的肿瘤和病毒感染疾患。如毛细胞白血病、肾癌、黑色素瘤、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IFN的抗癌机理大致归纳为:(1)直接作用,包括抑制致癌病毒的复制抑制肿瘤细胞的蛋白合成和肿瘤细胞的增殖;(2)间接作用,激活NK细胞和CTL的抗瘤活性,也能诱导MHC I、II类抗原和Fc受体的表达,激活巨噬细胞,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IFN的副作用普遍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头疼等,与使用剂量有关。 2、 白细胞介素-2 1976年Morgn发现在含有丝裂原的淋巴细胞培养的上清存在一种能选择性地维持T淋巴细胞在体外长期生长的物质,人们称之为T细胞生长因子,1979国际免疫会议正式命名为Interleukin-2。研究表明IL-2是机体免疫网络中起调节作用最重要的细胞因子,它能激活各种免疫细胞,特别是T细胞、NK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增殖和增强其免疫活性,亦能促进B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因此,IL-2受体对抗感染、抗肿瘤和纠正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具有临床重要的应用价值。 IL-2的临床应用 1)作为体外培养激活和扩增LAK细胞和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必不可少的诱导分化因子,用于LAK细胞、TIL细胞过继免疫抗肿瘤治疗。 2)IL-2/LAK细胞联合治疗肿瘤,对肾细胞癌、黑色素瘤有较好的疗效。 3)IL-2单独应用(静滴皮下肌肉注射),亦有一定疗效。 4)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胸水疗效显著。 5)其他免疫功能低下的病者。 副作用:轻者寒战、发烧,严重反应可能出现低血压、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副作用出现程度与使用剂量及药品纯度有关。 3、肿瘤坏死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分为两大类,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TNFα和由活化型淋巴细胞分泌的淋巴毒不比为TNFβ,TNF做为一种抗癌细胞因子的作用正受到人们的关注。 TNF的抗肿瘤作用,除直接溶瘤作用外,还与多种杀瘤免疫效应细胞的活性有关,由肿瘤细胞坏死到完全消退,T细胞、巨噬细胞的参与起重要的作用。此外,TNF还能诱导细胞因子合成,如GM-CSF、IL-1、IL-2、IL-6等,有助于机体的防御功能和抗癌作用的提高。 TNF抗瘤作用的另一重要机理是破坏肿瘤内新生血管,首先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凝血活性增高,进而造成内皮细胞损伤,肿瘤内循环障碍,最后出现肿瘤组织出血坏死。分子靶向药物 Iressa (ZD1839,Gefitinib)是一种口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拮抗剂,属小分子化合物,2003年5月被FDA批准单药用于经含铂类或泰素帝方案化疗失败的、EGFR高表达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Iressa的主要毒副作用为消化道反应和痤疮样皮疹,患者均容易耐受。适用于NSCLC和直肠癌,其他消化道肿瘤。 OSI-774 (Tarceva, erlotinib, R 1415,CP 358774, NSC 718781) 也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拮抗剂,属小分子化合物,2002年9月,美国FDA批准其作为标准方案治疗无效的晚期NSCLC的二线或三线治疗方案。适应证同Iressa (ZD1839,Gefitinib) Rituximab是一种针对CD20的人/鼠嵌合单抗,是近年来治疗低度恶性淋巴瘤的最重要进展。它可以特异性地结合B细胞表面地CD20抗原,通过直接诱导细胞凋亡、介导ADCC及CDC效应等机制清除B淋巴细胞。对于反复化疗后仍复发的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效果明确。 Herceptin(Trastuzumab,贺赛汀):Her-2/neu(c-erb-B2)基因为乳腺癌的主要致病相关基因,其产物Her-2蛋白在20%~30%的患者中有过表达现象,此现象往往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化疗缓解期缩短,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缩短。由于HER-2/neu蛋白位于细胞表面,易被抗体接近,故HER-2蛋白可作为抗肿瘤治疗的一个靶点。目前针对HER-2蛋白的靶向性治疗的最主要方法为单克隆抗体,Herceptin即是此类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代表。Herceptin治疗的推荐用法为:首剂4mg/kg,静脉滴注,以后每周维持剂量 2mg/kg,可应用至疾病进展适用于Her-2的阳性的乳腺癌和肺癌。 IMC-C225 (cetuximab, Erbitux)是目前临床上最新的抗EGFR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 将IMC-C225联合放疗或化疗用于头颈部肿瘤和肺癌的效果显著。 目前,现代生物治疗已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令人瞩目的临床肿瘤治疗的第四模式。
修改原因:
选择医院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台湾
香港
澳门
在
xx xx
的医院中查找:
该地区下的医院不存在,请先添加医院
添加医院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粤ICP备2023094852号
营业执照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