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的应用使得我们再也无须反复的用笔抄啊写啊。只要轻轻一点鼠标,想需要多少份资料便能够打印出多少份,想储存多久但能够储存多久。但是也由此产生了一种新的病症:电脑失写症。以往失写症主要发生在一些有脑功能障碍的中老年人身上;如今,此症普遍出现在对电脑过度依赖的中青年人身上。电脑失写症是由于在电脑上敲字缺少笔迹的书写感和印痕感,对大脑的语言中枢产生不了刺激作用,从而造成了失写现象。
电脑失写症的出现是由于在电脑上敲字缺少笔迹的书写感和印痕感,对大脑的语言中枢产生不了刺激作用,从而造成了失写现象。
心理学和生理学研究表明,书写训练对培养思维、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十分关键,电脑无法取代。用手一笔一画地书写,可在大脑的语言中枢系统形成特殊印记。而且对人的意志、耐力、毅力和神经系统稳定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训练。而在电脑上敲字,则无法形成这种印记,会造成一种辨识抽象意义的困难。
尽管许多人在敲电脑时得心应手,但大脑中缺少必要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得逻辑性和语言功能产生某种障碍。
该症状多为暂时性障碍。表现为书写能力减退,对一些常用常见字感到生疏,会拼不会写等。电脑的使用者由于长期连续地面对电脑打字,单调且重复的刺激大脑皮层造成了对手写汉字的暂时性失忆。如对大量常用汉字的“失写”,手写的文字潦草、难以辨认,用错别字、网络语言或网络符号代替一般的文字,甚至提笔写字时首先想到的是简单的汉语拼音和各种代码。
失写症:患者不能以书写形式表达思想,与大脑优势半球额叶中部后侧脑回部的运动性书写中枢损害有关,而与运动、言语或理解功能障碍无关。 失写症常与失读症一起作为视觉性说示不能的症状。
改变一下使用电脑及工作、生活等的习惯,这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注意有序地安排作息时间,除了选择合适的电脑桌椅,注意坐姿、用眼卫生以外,一定要舍得“丢下电脑”,到生活中寻找其他乐趣。此外,还要养成定期阅读和手写的习惯。多阅读文章,能够强化对汉字形状的记忆,而手写汉字则是对人的意志、毅力和神经系统稳定性必不可少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