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型体温是排卵的重要指标,女性月经期正常体温是排卵前稍低,排卵期最低;而排卵后由于孕激素的致热作用,体温高于卵泡期,呈双相型。
正常育龄妇女的基础体温与月经周期一样,呈周期性变化,这种体温变化与排卵有关。
女性月经周期以月经见红第一天为周期的开始,周期的长短因人而异,约为21-35天不等,平均约为28天,其中又以排卵日为分隔,分为排卵前的卵泡期,与排卵后的黄体期。卵泡期长短不一定,但黄体期固定约为14天上下两天。排卵后次日,因卵巢形成黄体,分泌孕激素会使体温上升摄氏0.6度左右,而使体温呈现高低两相变化。高温期约持续12-16天(平均14天)。
1、若无怀孕,黄体萎缩停止分泌孕激素,体温下降,回到基本线,月经来潮。
2、若是已经怀孕,因黄体受到胚胎分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支持,转变为妊娠黄体,继续分泌孕激素,体温持续高温。
3、若卵巢功能不良,没有排卵也没有黄体形成,体温将持续低温。
基础体温是指人体在较长时间的睡眠后醒来,尚未进行任何活动之前所测量到的体温。 正常育龄女性的基础体温与月经周期一样,呈周期性变化。这种体温变化与排卵有关。在正常情况下,女性在排卵前的基础体温较低,排卵后升高。这是因为,当 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黄体以及分泌较多的孕激素刺激了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基础体温升高,并一直持续 到下次月经来潮前才开始下降。
应与正常体温升高相鉴别。每日测量基础体温,绘制曲线,即可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