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至今未明。血液渗入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延伸剥离。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 100~139mmHg;舒张压 80~89mmHg。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成人在安静时,每分钟脉搏为60-100次,和体质的问题,血管瘤等有关。
如遇上述表现,则须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可能,应及时行影像学检查。近年来各种检查方法对确立主动脉夹层很大帮助,CT、B超、MRI可提供主动脉夹层诊断的可靠证据。脉搏为60—100次/分(一般为70—80次/分)。当心功能不全、休克、高热、严重的贫血和疼痛、甲状腺危象、心肌炎,以及阿托品等药物中毒时,心率和脉搏显著加快。当颅内压增高、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脉搏减慢。在一般情况下心率与脉搏是一致的,但在心房颤动、频发性早搏等心律失常时,脉搏会少于心率。
要与肢端缺血相鉴别。肢端缺血是四肢末端血供不足引起的症状。
如遇上述表现,则须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可能,应及时行影像学检查。近年来各种检查方法对确立主动脉夹层很大帮助,CT、B超、MRI可提供主动脉夹层诊断的可靠证据。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正常值下限(80/60毫米汞柱)时,应考虑可能为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心机梗塞、心脏衰竭、急性心包填塞等。当高血压脑病或颅内压增高时,血压常在200/120毫米汞柱以上。
及早诊断和积极正确处理主动脉夹层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生理情况有情绪激动、紧张、剧烈体力活动(如跑步、爬山、爬楼梯、扛重物等)、气候炎热、饭后、酒后等。病理情况有发热、贫血、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甲状腺机能亢进等。脉搏减慢(≤60次/分0: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甲状腺机能减退等。脉搏消失(即不能触到脉搏):多见于重度休克、多发性大动脉炎、闭塞性脉管炎、重度昏迷病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