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
提问咨询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应用中心
登录
|
注册
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
症状名称:
疾病部位:
请选择
背部
腹部
颈部
皮肤
全身
生殖部位
四肢
头部
臀部
胸部
腰部
男性股沟
女性盆骨
上肢
下肢
鼻
耳
口
头
眼
牙
眉
毛发
盆腔
其他
男性胸部
女性胸部
添加部位
所属科室:
--请选择--
内科
外科
儿科
传染病科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肿瘤科
骨科
康复医学科
麻醉医学科
介入医学科
其他科室
营养科
五官科
医技科
医学影像学
--请选择--
--请选择--
*
症状介绍:
晚期产后出血多表现为产后恶露不净有臭味,反复或突然阴道大出血可导致贫血、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晚期产后出血指分娩24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出血量超过500ml。产后1~2周发病最常见亦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又称产褥期出血。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高低与各地产前保健及产科质量水平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各地剖宫产率的升高,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
症状原因:
1.剖宫产术中处理不当致子宫切口裂开是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由于妊娠病理情况及社会因素的增加,对胎儿重视程度高及产妇惧痛等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逐步上升,术后并发症亦增加剖宫产时术者水平高低与晚期产后出血率有一定关系。 (1)子宫切口选择不当:切口应尽量选择在子宫下段,避免过高或过低。切口过高,位于宫体与下段交界处,切缘上下组织厚薄不均,对合不齐或错位,可引起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切口过低接近宫颈宫颈结缔组织多,血供不良,亦可引起子宫切口愈合不良,且在出胎头时易造成切口撕裂。 (2)切开方式欠妥:切开时用手术刀或剪刀全程切开或剪开,致宫壁弓形血管断裂,出血多,影响愈合。 (3)娩胎头时切口撕裂:出胎头时动作粗暴或遇巨大儿畸形儿,前置胎盘时易发生切口撕裂。由于妊娠子宫受乙状结肠推移,子宫右旋,故切口左角易被撕裂,累及子宫动脉,发生大出血此时术者多紧张,在撕裂处反复缝扎止血,可致子宫角部伤口血运障碍,易坏死、裂开、出血。 (4)缝合不当:针距过密,缝线过多过紧,可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使切口愈合不良。另外缝合时将子宫内膜外翻缝入肌层,亦是影响子宫切口愈合的原因之一。 2.感染分娩前有胎膜早破、产程延长、反复阴道检查、人工破膜水囊引产或用气囊促宫颈成熟等经阴道操作者,产妇本身有妊娠期严重贫血、重度妊高征、糖尿病等病理情况时,加之分娩后阴道卫生不注意惧痛不清洗会阴,均可发生阴道内及宫腔内感染,致子宫复旧不良或切口愈合不佳而发生晚期产后出血。 3.子宫复旧不全宫内感染和少量胎盘胎膜残留可引起子宫复旧不全。 4.胎盘息肉分娩时若胎盘胎膜残留,残存组织在宫内坏死机化表面纤维蛋白沉积,形成息肉。 5.其他子宫内膜炎、子宫黏膜下肌瘤感染、绒毛膜癌,也可引起晚期产后出血。
症状检查:
在临床上凡是见到产后恶露不净有臭味患者,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和辅助检查即可作出诊断。请注意: (1)分娩24h后产褥期内发生子宫出血表现为产后恶露不净,血色由暗转红,伴感染时有臭味出血反复,血量少或中等健康搜索,一次大量出血时可伴凝血块,出血多时患者休克。 (2)有下腹痛、低热或产后低热史。 (3)子宫稍大而软,伴感染时子宫或切口处有压痛切口处血肿形成可及包块,宫口松弛,有时可触及残留的胎盘组织。 (4)血常规显示有贫血及感染。 (5)B超检查提示宫腔内有残留组织或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血肿、愈合不良或子宫发现肿瘤病灶。
症状鉴别:
产后出血的诊断不难作出,诊断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寻找出血原因据因施治,迅速止血。因此,需要将引起产后出血的4大原因: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机制障碍加以鉴别诊断。 1.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和辅助检查即可作出诊断。 2.诊断标准 (1)分娩24h后产褥期内发生子宫出血表现为产后恶露不净,血色由暗转红,伴感染时有臭味出血反复,血量少或中等健康搜索,一次大量出血时可伴凝血块,出血多时患者休克。 (2)有下腹痛、低热或产后低热史。 (3)子宫稍大而软,伴感染时子宫或切口处有压痛切口处血肿形成可及包块,宫口松弛,有时可触及残留的胎盘组织。 (4)血常规显示有贫血及感染。 (5)B超检查提示宫腔内有残留组织或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血肿、愈合不良或子宫发现肿瘤病灶。
症状预防:
中医辩证 产后伤其经血,虚损不足,不能收摄,或恶血不尽,则好血难安,相并而下,日久不止。 ——《胎产心法》 一、气虚:素体气虚,正气不足,复因分娩失血耗气,或产后操劳过早,劳倦伤脾,气虚下陷,冲任失固,不能摄血,以致恶露不绝。 二、血热:素体阴虚,复因产时失血,阴液耗损,阴虚生内热,或产后过食辛热温燥之品,或感受热邪,或肝郁化热,热扰冲任,迫血下行,导致恶露不净。 三、血瘀:产后胞脉空虚,寒邪乘虚入胞,血为寒凝;或因七情所伤,血为气滞;或因产留瘀,胞衣胎膜残留为瘀,瘀血内阻,新血难安,不得归经,以致恶露不净。 中医治疗 传统中医对于产后恶露不净之症早有研究,对于产后恶露不净的治疗即应以补虚和祛瘀为主要原则,补虚以补益气血为主,祛瘀当配合理气药,取气行则血行之意。中药名方“产后恶露膏”即是中医治疗此症之专用药。由益母草、红花、桃仁、急性子四位中药组成,产后恶露膏以收敛止血与活血化瘀配合应用,通中有守,相辅相成,其益气养阴之用药特点亦符合女性体虚之病机,使治疗效果更加全面,因而此方千百年来倍受中医医家所推崇,沿用至今,经久不衰。 偏方治疗 偏方一、藕汁100克,白糖20克。先将鲜白嫩藕榨取藕汁,冷藏备用,再将白糖兑人藕汁中,冷饮之。本方适用于血热所致产后恶露不尽。 偏方二、仙鹤草、益母草各30克,红糖10克。先将二草浓煎、去渣、取滤液,入红糖于滤液中,煮1--2沸,即可服用,每日2--3次。本方可用于血瘀之恶露不尽。 偏方三、人参10克,净乌骨鸡1只,精盐少许。将人参浸软切片,装人鸡腹,放入砂锅内,加盐、隔水炖至鸡烂熟,食肉饮汤,日2--3次。本方适用于产后气虚之恶露不尽。 偏方四、脱力草30克,鸡蛋10个,红糖30克。将脱力草(若无、可用党参30克,黄芪60克代替)先熬水,去渣,再用滤液、红糖与鸡蛋同煮,以蛋熟为度,每天吃蛋2--3个,吃完可再制。本方适用于产后之气虚所致产后恶露不尽。
修改原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粤ICP备2023094852号
营业执照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