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庭医生

首页 赏金寻医 疾病指南 健康应用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提问咨询

耳屎过多

db3637813a6f    22岁 

由于过于怕痛怕痒,近七八年都没有好好掏过耳屎,导致现在耳屎成了类似结石的东西,随头的摇摆而动,自己怕痛不敢掏,是否应去医院做检查?由医生来掏?会否伤害耳朵?

标签:
浙江省台州市  2012-10-24 00:21:05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共2条医生回复
张朝文 主任医师 儿科-儿科综合
广宗县妇幼保健院
咨询范围:擅长小儿腹泻、针灸、皮肤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详情>>

病情分析:屎”也有人称为“耳蝉”,医学名称叫“外耳道耵聍”。外耳道皮肤中有许多汗腺及皮脂腺,它们不断地分泌液体至外耳道中,这些液体量很少,但黏性很大,能将灰尘及皮肤的脱悄粘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积聚即形成“耳屎”。上海仁爱医院耳鼻喉科专家介绍说,“耳屎”积聚较多时,会引起耳痒及堵塞感,因此应掏出来。但是自己掏耳朵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有人用手指甲、发卡挖耳匙甚至铁签掏耳朵,稍不小心就容易刺破外耳道皮肤,导致外耳道发炎、肿胀以及剧痛。即使掏耳时十分小心,但如果形成习惯,频繁掏耳,也会引起肉眼难以看见的隐性破损导致感染。一般细菌感染,使用有效消炎药后会很快好转,但如果诱发霉菌感染,则耳内瘙痒剧烈,会使人坐立不安。另外,如果不小心刺伤耳膜,则可引起听力下降甚至中耳炎,要想恢复听力有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因此,严格来讲,不要自己掏耳朵。但由于“耳屎”生成速度比较快,特别是那些腺体分泌旺盛、俗称“油耳”生成速度更快,专门到医院掏耳太麻烦,也不太现实。因此,可以自己掏耳,但应做到如下两点:1.最好用棉棍,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耳朵朝下,则耵聍可自行出来;尽量做到不用指甲、铁签等尖锐物掏耳。2.不要形成挖耳习惯而频繁挖耳,一般应一周左右一次;但在灰尘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适当短一点,可根据自己情况掌握。

追问: 关键是耳屎硬块已存在于外耳道多年,现在的情况是触碰到那个硬块就很痛!所以问是否要去医院掏?

回复: 将耵聍钩沿外耳道后上壁与耵聍之间轻轻插入外耳道深部,以防损伤鼓膜,然后轻轻转动耵聍钩钩住耵聍,一边松动,一边缓慢向外拉动将其取出.2.先滴用3–5%碳酸氢钠溶液软化耵聍,每2小时一次,3天后温水将耵聍冲出.如有外耳道狭窄或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不能采用冲洗法.3.如遇不能用冲洗法取出耵聍的患者,可在滴耳液软化后用吸引器慢慢将耵聍吸出.

挂号科室

耳鼻喉科

哪些症状

听力减退、耳鸣、耳鸣

检查项目

额头镜检查、CT检查

并发疾病

听力减退、耳鸣、耳鸣

常用药物

青霉素、冰硼滴耳液、头孢拉定、氧氟沙星滴耳液

相关医院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 1000元)

其他信息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粤ICP备2023094852号  营业执照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