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疾病 >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疾病
  • 医生
  • 医院
  • 科室
  • 疾病
  • 症状
  • 药品
赏金寻医
分享到:

疾病首页 疾病介绍 提问咨询 电话咨询 相关药品

  (一)发病原因

  以大肠埃希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最多见,其他也有由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引起的脑膜炎,至于脑膜炎双球菌、流感杆菌、李斯特菌则很少见。欧美国家则以GBSⅢ型和大肠埃希杆菌为最多见。

  1.免疫功能不成熟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免疫功能尚不成熟,过早娩出未能从母体获得足够的IgG,出生后极易发生低免疫球蛋白血症而引起严重感染。新生儿严重感染时又会导致血清IgG及其亚类浓度下降,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亦下降。

  2.血脑屏障功能差 新生儿血脑屏障通透性大,补体浓度低,中性多形核粒细胞吞噬及趋化功能差,血液循环相对旺盛,病原菌极易通过血脑屏障形成化脑。

  3.发病的高危因素 大多数新生儿脑膜炎病例是由血行播散引起,少数是由病原菌直接侵入脑膜引起,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

  (1)有感染病灶:如脐炎、肺炎、肠炎、皮肤脓疱病、中耳炎等。

  (2)围产因素:如早产儿、新生儿窒息、羊水早破或污染、母亲有产时感染或发热等。

  (3)其他:也可有脑脊膜膨出、神经管缺损、先天性窦道、胎儿头皮采血标本穿透伤,或因胎内心电图监测致邻近播散所引起。

  (二)发病机制

  免疫功能不成熟,易发生感染并播散到全身,加上新生儿血脑屏障功能差,血液循环相对旺盛,病原菌极易通过血脑屏障形成化脑。

  新近研究表明,细菌侵入脑脊液增殖、扩散和降解,释放毒素(革兰阴性杆菌)或磷壁酸质(革兰阳性杆菌),这些物质刺激炎性反应,激活星形胶质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室管膜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如TNF-α、IL-1β、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引起多形核粒细胞黏附至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释放氧化物质损伤内皮细胞,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大,最终发生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脑血流减慢等。

  脓性渗出物布满脑膜和室管膜,所有死亡患儿几乎均有脑室炎;约50%患儿有脑积水。在国内,约20%患儿会合并硬脑膜下积液。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静脉炎和动脉炎,有时导致脑梗死、液化而形成囊肿。有的病例可见脑脓肿。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问题快速问医生:

全国医生在线为您解决健康问题,足不出户问医生:

提问标题
您还可以输入25个字

749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