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疾病 > 慢性上颌窦炎

疾病
  • 医生
  • 医院
  • 科室
  • 疾病
  • 症状
  • 药品
赏金寻医
分享到:

疾病首页 疾病介绍 提问咨询 电话咨询 相关药品

慢性上颌窦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1.询问病史  注意既往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的情况和治疗经过,询问有无鼻变态反应史。


  2.鼻镜检查  注意中鼻甲有无肥大或息肉,中鼻道有无阻塞及脓性分泌物,鼻中隔有无偏曲。再用1%麻黄素棉片收缩鼻粘膜,然后做头位试验,使患侧上颌窦居上,数分钟后观察患侧中鼻道有无脓液流出。


  3.X线摄片  取鼻颏位(water位),观察两侧上颌窦的密度,与眼眶密度相对比,大于眼眶密度者表示阴影模糊,应怀疑粘膜增厚或窦内有脓性分泌物,应进一步检查。


  4.上颌窦造影  在上颌窦冲洗后,将碘油2ml注入窦内,变换头位,再行X线摄片,观察粘膜有无增厚和息肉,以及窦内肿瘤、囊肿和窦腔其他情况,粘膜厚度在3mm以上者为增厚。


  5.粘膜清除功能试验  在碘油造影后第4天再行摄片检查,粘膜清除功能正常者碘油应已排空,若仍有碘油潴留在上颌窦内,表示粘膜失去清除功能。


  6.上颌窦口阻力测定  上颌窦穿侧,向窦内注水,当液体平稳流出时,测量测压管的水柱压力。若经冲洗注药3~4次后窦口阻力仍在6kPa,需行手术治疗。


  7.上颌窦内窥镜检查  该项检查是诊断上颌窦病变的最新方法,,由Messerklinger等人于70年代应用于临床,可在冷光源照明下于窦内取病理活检,或者摄片、录象,可克服检查的盲目性,提高诊断率。


  慢性上颌窦炎病期长短不一,病理变化也不一致,可分息肉、乳头、滤泡、腺体各和纤维五型。各种炎型常互相混合或变化,现分述如下:


  1.息肉型  亦称肥厚型和水肿型,常与变态反应有关。粘膜呈不同程度的水肿,内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白细胞浸润,重者呈息肉性变化和囊性变,久这滑壁发生疏松变化。


  2.乳头状增生型  粘膜由假复层柱状上皮变为复层鳞状上皮,表层增厚突起呈乳头状,与病毒感染和细菌侵入有关。


  3.滤泡型  粘膜有大量淋巴细胞聚集,呈滤泡状。


  4.腺体型  有粘液腺和浆液腺增生,腺管阻塞也形成囊肿。


  5.纤维型  亦称硬化型或萎缩型。常有小动脉内膜炎和动脉周围炎,使动脉阻塞,粘膜供血不足,腺体退化,分泌减少、变稠,甚至可引起粘膜萎缩、纤毛消失和结痂形成。



  【临床表现】
  主要为患侧或双侧鼻窦、前鼻滴涕或后鼻滴涕,有时鼻分泌物随头部姿势改变而流出,患者自诉痰多且臭,分泌物为粘液脓性或脓性。患者常有头昏或脓性。患者常有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思想不能集中。但有一部分患者忘记了自己的症状,及至鼻部检查才发现有慢性上颌窦炎。

慢性上颌窦炎问题快速问医生:

全国医生在线为您解决健康问题,足不出户问医生:

提问标题
您还可以输入25个字

749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