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科室 >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核医学科

科室
  • 医生
  • 医院
  • 科室
  • 疾病
  • 症状
  • 药品
赏金寻医
分享到:

科室首页 科室介绍 科室医生 联系方式 网友点评 提问咨询

核医学科

  1960年10月河北医学院第二医院核医学科率先在省内成立同位素科。1963年除设门诊外,还有6张病床,对核素治疗后的病人进行留察。1979年,同位素科引入国内第二台核素显像设备-γ照相机,使核素功能影像水平达国内领先水平。1981年由同位素科承办的“中华核医学会”成立大会在石家庄市召开。1981年,同位素科更名为核医学科。1986年中国科协推荐并批准该科高友恭教授加入世界核医学与核生物学联盟会员。1995年核医学科引进法国产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机,开展了全身各脏器断层显像检查。2005年12月,科室又装备了一台国内先进的分子功能影像设备infinia hPET/SPECT/CT,使科室影像诊断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核医学科是我省本专业最具影响力的科室之一。现有高级职称人员7名,(教授3名,副教授2名,副主任检验师1名、副主任技师1名),承担着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任务。

  科室设有核心脏病实验室、核肿瘤实验室,承担省科技厅、人事厅、卫生厅科研项目4项,目前有8名研究生在读并进行相关疾病的科学研究。

  专业特色:1、甲亢的131碘治疗,甲亢的核素治疗是本科室的优势治疗项目,病人来自全国各地,包括边陲省市,如新疆、云南、青海、内蒙等地。2、骨转移癌的核素治疗。3、皮肤血管瘤的注射和敷贴治疗。4、甲状腺癌的残留癌组织放射清除治疗。5、甲状腺“热”结节核素治疗。6、甲状腺囊肿的32P放射治疗。7、瘢痕组织的核素敷贴治疗及颌骨囊肿的放射治疗。 8、皮肤血管瘤的核素治疗,月均治疗患者150例。

  共获得卫生厅及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奖约30余项。其中省级科技成果奖如下:

  (1)平衡门电路法测定右室射血分数的临床应用 1984年 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2)865例甲状腺扫描与病理对照分析 1990年 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3)VVI与AAI起搏器核素心室造影研究 1995年 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4)高血压心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室功能变化的核素造影研究 1998年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5)99mTc-MDP骨显像在复合异种骨移植中的试验研究及应用 1989年省科技四等奖

749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1856位专家快速问医生

您还可以输入25个字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