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科室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科室
  • 医生
  • 医院
  • 科室
  • 疾病
  • 症状
  • 药品
赏金寻医
分享到:

科室首页 科室介绍 科室医生 联系方式 网友点评 提问咨询

消化内科

  一 基本情况
 
  1、发展概况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为内科消化专业组,在我省消化界老前辈黄天卫、付国华等的带领下,于70年代率先在贵州省开展纤维胃镜、纤维结肠镜检查,于90年代首先在我省开展Olympus电子胃镜、结肠镜检查。于1997年正式成立消化科。消化科成立后在科室建设、临床、教学、科研方面都得到了很大发展。目前消化科有病房、门诊、内镜室等部分,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人才结构合理、诊疗设施完善的科室,并涌现出赵逵、庹必光等一批年轻的知名专家。
 
  2、现有设置及人员
 
  消化科为独立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科室。由病房、门诊、内镜诊疗室等部分组成。现有教授(主任医师)3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5人。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3人,在职研究生6人。病房设床位45张。内镜诊疗室在我院内镜中心,有10间检查室,拥有国际先进的电子胃镜、结肠镜及十二指肠镜。
 
  3、学科带头人
 
  庹必光,教授。德国汉诺威医科大学医学博士,美国胃肠病学会会员,美国<>杂志审稿人。遵义医学院科研处副处长,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科主任,内镜中心主任。在美国和德国先后工作5年,在世界胃肠病领域最权威的杂志<>等上发表论文多篇。从事胃肠肝脏疾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多年,对胃肠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消化内镜的诊断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在肠上皮细胞的离子转运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有国际同行中有一定的知名度。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赵 逵,教授。1982年12月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88年7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内科消化系病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现为硕士研究生导师、遵义医学院科研部主任、中华医学会贵州省内镜学会主任委员、遵义医学院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获全国模范教师、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贵州省省管专家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胃肠肝脏疾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多年,擅长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炎症性肠病,肝硬化及其并发症治疗;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胃镜、十二指肠镜及结肠镜检查和消化道异物取出、息肉高频摘除、食道曲张静脉套扎、粘膜注射、钛夹止血、粘膜剥脱活检、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胆管或胰管内外引流术、支架植入等介入治疗。发表论文50多篇,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是贵州省消化系疾病学科带头人之一。
 
  二 工作基础及成就
 
  1、医疗工作
 
  消化内科主要诊断及治疗胃肠、肝、胆、胰及腹膜腔疾病,其中对各种急、慢性胃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大出血、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结核性腹膜炎及肠结核、胰腺炎、炎症性肠病等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开展腹水浓缩回输、肝脏穿刺等治疗。消化科门诊量每日150次左右,住院病人数平均每月150人次左右。内镜室除能常规进行食管、胃、十二指肠、结肠镜检查外,还开展消化道异物取出、胃肠急性出血的止血、息肉及早期癌的切除、粘膜剥脱活检、食管狭窄扩张及支架植入、胃造瘘、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胆管或胰管内外引流术、支架植入等介入治疗技术。尤其是食道曲张静脉套扎止血术,胃肠道巨大、多发息肉电切术具有丰富的经验。现在每年各种内镜诊治已超过10000例次,各种诊疗技术达到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
 
  2、教学工作
 
  消化科一直承担我院本科生、专科生的《内科学》、《诊断学》教学任务,及临床见习、实习。从2001年起开始招收科学学位和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内镜室已成为我省消化内镜医师培训的主要地方,并已为我省培养了数十名消化内镜医师。
 
  3、科研工作
 
  主持卫生部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贵州省卫生厅优秀医学青年科技人才专项科研基金项目三项;在国际国内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SCI收录15篇,美国《生物文摘》(BA)、《化学文摘》(CA)收录6篇;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贵州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一、二等奖2项,遵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华医学会、中华消化病学会、贵州省等优秀论文奖12项。
 
  三 建设目标与内容
 
  在整体上加强专业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争取在2年内是消化科成为贵州省省级重点学科。积极开展内镜诊断及治疗技术,以内镜中心为基地,2年内建成贵州省内镜培训中心。借庹必光博士回国工作,医院给予科研支持的机会,建立一个消化科实验室。将本专科建设成为学科发展方向明确、学术梯队配置合理、医教研工作特色鲜明、对外交流稳定广泛、有稳定的科研方向及高层次科研成果。充分发挥我科在消化疾病诊疗医学专科中的特色和优势,形成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具有相当规模的现代医学专科,提高我院、我省的医学科技竞争能力。
 
  1、硬件建设
 
  在消化疾病的诊疗与实验研究仪器设备的配备上达国内先进水平。
 
  2、人才建设
 
  5年内培养我科博士生3-5名,将现无硕士学位的医师进行研究生培训,使我科所有的临床医师都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并将主治医师以上的医师送到国内或国际知名医院进行专业培训,建设一支优秀的中青年人才队伍。并争取有1—2名成为国家级的中青年人才。
 
  3、技术和科技建设
 
  临床上,整体水平与国内发展同步,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方法取得重要创新,使之成为省内消化病诊疗最具影响、水平最高的医疗单位。
 
  科研上,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1-2项,在国家等高级成果奖方面有新的突破,争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或新的贵州省科技进步奖2-3项。
 

749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1856位专家快速问医生

您还可以输入25个字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