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科室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

科室
  • 医生
  • 医院
  • 科室
  • 疾病
  • 症状
  • 药品
赏金寻医
分享到:

科室首页 科室介绍 科室医生 联系方式 网友点评 提问咨询

放射科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影像中心)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学影像学科。是贵州省省级重点学科,有国务院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权。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初期形成于抗战时期,当时仅有美国Picker公司生产的100mA简易X光机及用于牙科摄片的X光机,只能进行简单的放射诊断工作。外科孙世镛教授代理放射科主任。1956年我院正式成立放射科,我国介入放射学奠基人之一、著名的放射学家刘子江教授任第一任主任。至今近50年时间,在学院及附院各届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各科室主任及科员的共同努力,目前放射科(影像中心)从以往单一的X线诊断发展到综合影像诊断,集科研、教学、医疗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影像科室。1999年成立贵阳医学院医学影像系,下设基础影像教研室、介入教研室和系办公室,并设立神经、头颅五官、心胸、腹部、骨骼、介入组及影像工程技术等专业组。放射科现有各类专业人员近60名,其中,高级职称18人、初级职称30人。1996年成立介入病房,现有病床35张,门诊一个。近期投入使用的CR及PACS等大型医疗设备,标志着放射科已步入数字化成像的阶段,在国内居领先水平。

  同时,王小林任影像系主任、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贵州省放射学会主任委员。王学建、焦俊任影像系副主任,纪林任影像系办公室主任。影像系下设两个教研室,陈绪光、魏渝清、郭晓山任基础影像教研室副主任;周石任介入教研室副主任。

  目前放射科(影像中心)拥有4000平方米影像大楼及一批先进的高、精、尖影像设备,固定资产达3000余万,如高档亚秒级螺旋CT、高档磁共振扫描仪、计算机成像设备(CR)、大型C臂数字减影血管机(DSA)、各种高档X光机、遥控胃肠机、电视透视机、各种超声诊断仪等。另外还具有电脑多媒体系统、PACS、数字化教室等先进教学及管理设备。

  放射科(影像中心)承担了大量的医疗工作,椐统计:1998年度:检查人数11万人次,总产值650余万元。1999年度:检查人数7.1万人次,总产值980余万元。2000年度:检查人数7.8万人次,总产值1466余万元。三年累计总产值达3000余万人民币。同时,还在省内率先或独家开展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如排粪造影、大肠运输试验检查、乳腺疾病多种技术成像、超声波导向下穿刺及治疗、内窥超声成像、超声三维实时成像、实质性脏器血流速度测定、CT内镜成像、磁共振水抑制技术、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磁共振血流成像、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磁共振尿路成像、磁共振脊髓成像、磁共振多回波技术、肿瘤的插管化疗及栓塞、门脉高压并消化道出血的TIPS治疗、血管内溶栓治疗、内支架或气囊扩张治疗、经皮穿刺活检、经皮穿刺肿瘤内药物注射治疗、P32碘油混合肝动脉栓塞术等,其中有的新技术、新项目在国内居先进水平。深受广大病员称赞。

  放射科(影像中心)设有中华医学会及中华放射学会杂志实用介入推广培训中心、贵州省影像诊疗中心、贵州省远程医学中心、贵阳医学院医学影像系等机构。近年来,学科建设硕果累累,发表专著五部,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近40篇、省级以上杂志上发表论文180余篇、获省厅级科研成果奖17余项(详见下表)。培养硕士研究生21名,在读10名,年担任教学课时达2000余学时、1000余人次,培养进修生250人。

749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1856位专家快速问医生

您还可以输入25个字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