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药品 > 注射用阿昔洛韦

药品
  • 医生
  • 医院
  • 科室
  • 疾病
  • 症状
  • 药品
赏金寻医
分享到:

药品首页 药品介绍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药品对比 网友点评

药品简介

【商品名称】
注射用阿昔洛韦
【通用名称】
注射用阿昔洛韦
【英文名称】
AciclovirforInjection
【主要成份】
阿昔洛韦,辅料为氢氧化钠。
【性状及剂型】
本品为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
【适应症】
1.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用于免疫缺陷者初发和复发性粘膜皮肤感染的治疗以及反复发作病例的预防;也用于单纯疱疹性脑炎治疗。 2.带状疱疹:用于免疫缺陷者严重带状疱疹病人或免疫功能正常者弥散性带状疱疹的治疗。 3.免疫缺陷者水痘的治疗。
【规格】
0.25g
【用法用量】
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者不宜用本品静脉滴注,因为滴速过快时可引起肾功能衰竭。 静脉滴注,每次滴注时间在1小时以上。 成人常用量: 1.重症生殖器疱疹初治,按体重—次5mg/kg(按阿昔洛韦计,下同),一日3次,隔8小时滴注1次,共5日。 2.免疫缺陷者皮肤粘膜单纯疱疹或严重带状疱疹,体重—次5-10mg/kg,一日3次,隔8小时滴注1次,共7~10日。 3.单纯疱疹性脑炎,按体重一次10mg/kg,一日3次、隔8小时滴注1次,共10日。成人一日最高剂量按体重为30mg/kg,或按体表面积为1.5g/m2。 小儿常用量: 1.重症生殖器疱疹初治,婴儿与12岁以下小儿,按体表面积—次250mg/m2(按阿昔洛韦计,下同),一日3次,隔8小时滴注1次,共5日。 2.免疫缺陷者皮肤粘膜单纯疱疹,婴儿与12岁以下小儿,按体表面积一次250mg/m2,一日3次,隔8小时滴注1次,共7日,12岁以上按成人量。 3.单纯疱疹性脑炎,按体重一次10mg/kg,一日3次,隔8小时滴注1次,共10日。小儿最高剂量为每8小时按体表面积500mg/m2。 药液的配制:取本品0.5g加入10ml注射用水中,使浓度为50g/L,充分摇匀成溶液后,再用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至少100ml,使最后药物浓度不超过7g/L,否则易引起静脉炎。
【不良反应】
1.常见的不良反应:若注射浓度太高(10g/L)可引起静脉炎,外溢时注射部位可出现炎症。还可能引起皮肤瘙痒或荨麻疹。 2.少见的不良反应:注射给药特别是静脉注射时,有急性肾功能不全、血尿和低血压。 3.罕见的不良反应:注射给药时可能出现昏迷、意识模糊、幻觉、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4.以下症状如持续存在或明显时应引起注意:注射用药引起的轻度头痛(常见)、多汗(少见)
【禁忌】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对更昔洛韦过敏者也可能对本品过敏。 2.以下情况需考虑用药利弊: (1)脱水或已有肾功能不全者,本品剂量应减少。 (2)严重肝功能不全者、对本品不能承受者、精神异常或以往对细胞毒性药物出现精神反应者,静脉用本品易产生精神症状,需慎用。 3.严重免疫功能缺陷者长期或多次应用本品治疗后可能引起单纯疱疹病毒和带状疱疹病毒对本品耐药。如单纯疱疹患者应用本品后皮损无改善者应测试单纯疱疹病毒对本品的敏感性。 4.对诊断的干扰:静脉给药可引起肾小管阻塞,使血肌酐和尿素氮增高。如剂量恰当、补水充足则不易引起。 5.随访检查:由于女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大多易患子宫颈癌,因此患者每年至少应检查一次,以便早期发现。静脉用药可能引起肾毒性,用药前或用药期间应检查肾功能。 6.一旦疱疹症状与体征出现,应尽早给药。 7.静脉给药: (1)本品专供静脉滴注,药液至少在1小时内匀速滴入,避免快速滴入或静脉推注,否则可发生肾小管内药物结晶沉积,引起肾功能损害(可达10%)。 (2)静滴后2小时,尿药浓度最高,此时应给病人充足的水,防止药物沉积于肾小管内。 (3)血透可使血药浓度降低60%,故每血透6小时应重复给药一次。 (4)配液方法:本品应加入适量的溶液(如葡萄糖注射液),使药液浓度不高于7g/L。肥胖患者的剂量应按标准体重计算。 8.一次血液透析可使血药浓度减低60%,因此血液透析后应补给一次剂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药物能通过胎盘,虽动物实验证实对胚胎无影响,但孕妇用药仍需权衡利弊。 药物在乳汁中的浓度为血药浓度的0.6~4.1倍,虽未发现婴儿异常,但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儿童用药】
儿童中虽未发现特殊不良反应,但应慎用。新生儿不宜以含苯甲醇的稀释液配制滴注液,否则易引起致命性的综合征,包括酸中毒、中枢抑制、呼吸困难、肾功能衰竭、低血压、癫痫和颅内出血等。
【老人用药】
由于生理性肾功能的衰退,本品剂量与用药间期需调整。
【药物相互作用】
1.静脉给药时与干扰素或甲氨蝶呤(鞘内)合用,可能引起精神异常,应慎用。 2.静脉给药时与肾毒性药物合用可加重肾毒性,特别是肾功能不全者更易发生。 3.与齐多夫定(zidovudine)合用可引起肾毒性,表现为深度昏睡和疲劳。
【药物过量】
逾量处理:本品无特殊解毒药。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给予充足的水以防止药物沉积于肾小管;血透有助于排泄血中的药物,对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血尿者尤为重要。
【药理毒理】
抗病毒药。体外对单纯性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具抑制作用。本品进入疱疹病毒感染的细胞后,与脱氧核苷竞争病毒胸苷激酶或细胞激酶,药物被磷酸化成活化型阿昔洛韦三磷酸脂,然后通过二种方式抑制病毒复制:①干扰病毒DNA多聚酶,抑制病毒的复制;②在DNA多聚酶作用下,与增长的DNA链结合,引起DNA链的延伸中断。
【药代动力学】
能广泛分布至各组织与体液中,包括脑、肾、肺、肝、小肠、肌肉、脾、乳汁、子宫、阴道粘膜与分泌物、脑脊液及疱疹液。在肾、肝和小肠中浓度高,脑脊液中浓度约为血中浓度的一半。药物可通过胎盘。健康成人按5mgkg和10mg/kg静脉滴注1小时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分别为98μg/ml和20.7μg/ml,经7小时后,谷浓度分别为0.7μg/ml和2.3μg/ml。—岁以上儿童,用量为250mg/m2者,其血药浓度变化与成人5mg/kg相近,而用量500mg/m2与成人10mg/kg用量者相近。新生儿(3月龄以下)每8小时静脉滴注10mg/kg,每次滴注持续1小时,其稳态峰浓度(Cmax)为13.8μg/ml,而谷浓度则为2.3μg/ml。本品的蛋白结合率低(9%-33%)。在肝内代谢,主要代谢物占给药量的9%-14%,经尿排泄。血消除半衰期(t1/2β)约为25小时。肌酐清除率50~80ml/分钟和15~50ml/分钟时,血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3.0小时和3.5小时。无尿者的血消除半衰期(t1/2β)长达19.5小时,血液透析时降为5.7小时。本品主要经肾由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而排泄。约45%~79%的药物以原形由尿排泄。经粪便排泄率低于2%。呼出气中含微量药物。血液透析6小时约清除血中60%的药物。腹膜透析清除量很少。
【贮藏】
遮光,密闭保存。
【包装】
管制抗生素玻璃瓶装,20瓶/盒
【有效期】
24个月
【执行标准】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42020129
【是否医保】
非医保
【生产企业】
武汉普生制药有限公司

问题快速问医生:

全国医生在线为您解决健康问题,足不出户问医生:

提问标题
您还可以输入25个字

0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