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药品 > 山东仁和

药品
  • 医生
  • 医院
  • 科室
  • 疾病
  • 症状
  • 药品
赏金寻医
分享到:

药品首页 药品介绍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药品对比 网友点评

药品简介

【商品名称】
山东仁和
【通用名称】
阿司匹林片
【英文名称】
Aspirin Tablets
【主要成份】
本品主要成分:2-(乙酰氧基)苯甲酸。
【性状及剂型】
片剂
【适应症】
1.镇痛、解热:缓解轻度或中度的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及月经痛,也用于感冒和流感等退热。阿司匹林片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引起疼痛和发热的病因,故需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对病因进行治疗 2.抗炎、抗风湿:为治疗风湿热的常用药物。用药后可解热,使关节疼痛等症状缓解,同时使血沉下降,但不能改变风湿热的基本病理变化,也不能治疗和预防风湿性心脏损害及其他合并症。 3.关节炎:除风湿性关节炎外。阿司匹林片也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改善症状,但须同时进行病因治疗。此外,阿司匹林片也用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幼年型关节炎以及其他非风湿性炎症的骨骼肌肉疼痛,也能缓解症状。但近年在这些疾病已很少应用阿司匹林片。 4.抗血栓:阿司匹林片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临床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5.儿童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
【规格】
0.5g*100片
【用法用量】
1.成人常用量 口服 (1)解热、镇痛:一次0.3~0.6g,一日3次,必要时可每4小时一次。 (2)抗炎、抗风湿:一日3~6g,分4次口服。 (3)抑制血小板聚集:小剂量应用。 局部缺血性脑卒中和一过性脑缺血发作,预防心肌梗死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一次50~300mg,一日一次; 急性心肌梗死,初始剂量300mg,维持剂量为每日50~100mg;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每日300mg,可术后6小时开始;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手术前2小时给予初始剂量300mg,维持剂量为每日50mg-100mg;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建议手术前开始,一次100mg-300mg,一日1次。 (4)胆道蛔虫病:口服一次1g,一日2~3次,连用2~3日;阵发性绞痛停止24小时后停用,然后进行驱虫治疗。 2. 小儿常用量口服。 (1)解热、镇痛:每日按体表面积1.5g/m2,分4~6次口服,或每次按体重5~10mg/kg,或每次每岁60mg,必要时可每4~6小时一次。 (2)抗风湿:每日按体重80~100mg/kg,分2~4次服,如1~2周未获疗效,可根据血要浓度调整剂量。有些病例需增至每日1。0mg/kg。 (3)儿科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开始每日按体重80~100mg/kg,每日3~4次;退热1~2天后改为每日20mg/kg,每日2~4次;症状解除后减少剂量至每日2~5mg/kg,每日一次,连续服用2月或更久。
【不良反应】
1.一般用于解热镇痛的剂量很少引起不良反应。长期大量用药(治疗风湿热)﹑尤其当药物血浓度>200μg/m1时较易出现不良反应。血药浓度愈高,不良反应愈明显。 2.中枢神经:出现可逆性耳鸣﹑听力下降,多在服用一定疗程,血药浓度达200~300μg?ml后出现。 3.过敏反应:出现于0.2%的病人,表现为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休克。多为易感者,服药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死亡,称为阿司匹林哮喘。有的是阿司匹林过敏﹑哮喘和鼻息肉三联症,往往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4.肝﹑肾功能损害,与剂量大小有关,尤其是剂量过大使血药浓度达250μg/mL时易发生。损害均是可逆性的,停药后可恢复,但有引起肾乳头坏死的报道。
【禁忌】
下列情况应禁用: 1.活动性溃疡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2.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 3.有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史者,尤其是出现哮喘﹑神经血管性水肿或休克者.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反应。对阿司匹林片过敏时也可能对另一种非甾体抗炎药过敏。但非绝对,必须警惕交叉过敏的可能性。 2.对诊断的干扰: (1)长期每日用量超过2.4g时,硫酸铜尿糖试验可出现假阳性,葡萄糖酶尿糖试验可出现假阴性; (2)可干扰尿酮体试验; (3)当血药浓度超过130μg?ml时,用比色法测定血尿酸可得假性高值,但用尿酸酶法则不受影响; (4)用荧光法测定尿5-羟吲哚醋酸(5-HIAA)时可受双鹤阿司匹林片干扰; (5)尿香草基杏仁酸(VMA)的测定,由于所用方法不同,结果可高可低; (6)由于阿司匹林片抑制血小板聚集,可使出血时间延长。剂量小到40mg/日也会影响血小板功能,但是临床上尚未见小剂量(<150mg/日)引起出血的报道; (7)肝功能试验,当血药浓度>250μg/ml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血清碱性磷酸酶可有异常改变,剂量减小时可恢复正常。 (8)大剂量应用,尤其是血药浓度>300μg/ml时凝血酶原时间可延长; (9)每天用量超过5g时血清胆固醇可降低; (10)由于北京双鹤阿司匹林片作用于肾小管,使钾排泄增多,可导致血钾降低; (11)大剂量应用北京双鹤阿司匹林片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甲状腺素(T4)及三碘甲腺原氨酸(T3)可得较低结果; (12)由于北京双鹤阿司匹林片与酚磺酞在肾小管竞争性排泄,而使酚磺酞排泄减少(即PSP排泄试验)。 3.下列情况应慎用: (1)有哮喘及其他过敏性反应时; (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者(北京双鹤阿司匹林片偶见引起溶血性贫血); (3)痛风(北京双鹤阿司匹林片可影响排尿酸药的作用,小剂量时可能引起尿酸滞留); (4)肝功能减退时可加重肝脏毒性反应,加重出血倾向,肝功能不全和肝硬变患者易出现肾脏不良反应; (5)心功能不全或高血压。大量用药时可能引起心力衰竭或肺水肿; (6)肾功不全时有加重肾脏毒性的危险; (7)血小板减少者。 4.长期大量用药时应定期检查红细胞压积﹑肝功能及血清水杨酸含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本品中阿司匹林易透过胎盘,考虑到可能对胎儿造成的影响,故孕妇不宜应用。哺乳期妇女服用本品后在乳汁中阿司匹林可达一定浓度,故长期大剂量应用时有可能引起乳儿的出血倾向等不良反应。
【儿童用药】
儿童患者,尤其有发热及脱水者,易出现毒性反应;急性发热性疾病,尤其是流感及水痘患儿应用本品,可能发生瑞氏综合征 (Reye’syndrome)。6岁以下儿童须慎用,3个月龄以下婴儿禁用。
【老人用药】
老年患者由于肾功能下降,服用本品易出现毒性反应,应慎用或适当减量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同用时疗效并不加强,因为阿司匹林片可以降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的生物利用度。阿司匹林片与对乙酰氨基酚长期大量同用有引起肾脏病变包括:肾乳头坏死﹑肾癌或膀胱癌的可能。 2.与任何可引起低凝血酶原血症﹑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或胃肠道溃疡出血的药物同用时,可有加重凝血障碍及引起出血的危险。 3.与抗凝药(双香豆素﹑肝素等)﹑溶栓药(链激酶﹑尿激酶)同用,可增加出血的危险。 4.尿碱化药(碳酸氢钠等)﹑抗酸药(长期大量应用)可增加阿司匹林片自尿中排泄,使血药浓度下降。但当阿司匹林片血药溶度已达稳定状态而停用碱性药物。又可使阿司匹林片血药浓度升高到毒性水平。碳酸酐酶抑制药可使尿碱化,但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不仅能使血药浓度降低,而且使 5.尿酸化药可减低阿司匹林片排泄,使其血药浓度升高,阿司匹林片血药浓度己达稳定状态的患者加用尿酸化药后可能导致阿司匹林片血药浓度升高,毒性反应增加。 6.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可增加水杨酸盐的排泄,同用时为了维持阿司匹林片的血药浓度,必要时应增加阿司匹林片的剂量。阿司匹林片与激素长期同用,尤其是大量应用时,有增加胃肠溃疡和出血的危险性。为此,目前临床上不主张将此二种药物同时应用。 7.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降糖效果可因与阿司匹林片同用而加强和加速。 8.与甲氨(MTX)同用时,可减少甲氨蝶呤与蛋白的结合,减少其从肾脏的排泄,使血药浓度升高而增加毒性反应。 9.丙磺舒或磺吡酮(sulfinpyrazone)的排尿酸作用,可因同时应用阿司匹林片而降低;当水杨酸盐的血药浓度>50μg/ml时即明显降低,>100~150μg/ml时更甚。此外,丙磺舒可降低水杨酸盐自肾脏的清除率,从而使后者的血药浓度升高。
【药物过量】
过量或中毒表现: 1.轻度,即水杨酸反应(salicylism),多见于风湿病用本品治疗者,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腹泻、嗜睡、精神紊乱、多汗、呼吸深快、烦渴、手足不自主运动(多见于老年人)及视力障碍等; 2.重度,可出现血尿、抽搐、幻觉、重症精神紊乱、呼吸困难及无名热等;儿童患者精神及呼吸障碍更明显;过量时实验室检查可有脑电图异常、酸碱平衡改变(呼吸性碱中毒及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或高血糖、酮尿、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及蛋自尿。处理:按常规方法解救。
【药理毒理】
本品属于非甾体抗炎药。 1.镇痛作用: 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及其他能使痛觉对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敏感的物质(如缓激肽、组胺)的合成,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但不能排除中枢镇痛(可能作用于下视丘)的可能性; 2.抗炎作用: 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由于本品作用于炎症组织,通过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能引起炎性反应的物质(如组胺)的合成而起抗炎作用。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及白细胞趋化性等也可能与其有关; 3.解热作用: 可能通过作用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加而起解热作用。此种中枢性作用可能与前列腺素在下视丘的合成受到抑制有关; 4.抗风湿作用: 本品抗风湿的机制,除解热、镇痛作用外主要在于抗炎作用: 5.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而起作用。
【药代动力学】
1.本品吸收后,大部分在肝内水解为水杨酸。 2.水杨酸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65%~90%。水杨酸盐结合率为65%~90%。可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也能渗入关节腔和脑脊液。水杨酸代谢成水杨尿酸及葡糖醛酸结合物,小部分氧化为龙胆酸。游离水杨酸及结合的代谢物从肾脏排泄。在碱性尿中排泄速度加快;还可通过乳汁排泄。
【贮藏】
遮光,密封,于干燥处保存。
【包装】
0.5g*100片/瓶
【有效期】
24个月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37022276
【是否医保】
医保
【生产企业】
山东仁和制药有限公司

问题快速问医生:

全国医生在线为您解决健康问题,足不出户问医生:

提问标题
您还可以输入25个字

0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