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疾病 > 小儿结膜吸吮线虫病

疾病
  • 医生
  • 医院
  • 科室
  • 疾病
  • 症状
  • 药品
赏金寻医
分享到:

疾病首页 疾病介绍 提问咨询 电话咨询 相关药品

      (一)发病原因

  成虫较小,在人眼结膜囊内时为淡红色,半透明,取出后为乳白色,虫体表皮具微细横纹。雌虫长6.2~20.0mm,雄虫长4.5~15.0mm,尾端向腹面卷曲,幼虫长350μm~414μm。雌虫在终宿主眼眶内产出幼虫,幼虫可被蝇类吸食,并在蝇的血体腔内经2~4周的发育成为感染期幼虫。当蝇类再叮食另一宿主的眼分泌物时,幼虫突破蝇喙,进入宿主的眼结膜囊,发育成熟从感染期幼虫进入眼内至发育为成虫,雌虫又产出幼虫需2个月左右。

  在我国多寄生于狗、猫的结膜囊内,通过苍蝇作为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传染。此病多见于婴幼儿,家中喂养狗、猫,和婴儿的自身个人及环境卫生有关,消灭苍蝇及减少与家畜接触可减少发病。

  (二)发病机制

  本症是一种动物源性疾病。病原体是吸吮科线虫,通过媒介动物传播。虫体以其口囊吸附于结膜囊内,虫体吸附、运动时,体表角皮及雄虫交合刺产生的机械性损伤,虫体代谢产物的化学性刺激,均可对眼部造成危害。

小儿结膜吸吮线虫病问题快速问医生:

全国医生在线为您解决健康问题,足不出户问医生:

提问标题
您还可以输入25个字

749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