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科室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

科室
  • 医生
  • 医院
  • 科室
  • 疾病
  • 症状
  • 药品
赏金寻医
分享到:

科室首页 科室介绍 科室医生 联系方式 网友点评 提问咨询

放射科

[基本概况] 

放射科成立于1940年创始人为我国著名放射学家医学教育家邹仲教授曾任第一届上海放射学会主任委员第二届主任陈又新曾任第二届上海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于58年调北京任解放军307医院放射科主任和副院长第三届主任刘德华于79年去美国任Temple大学医院神经放射科副主任后提升为主任第四届主任陈星荣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原华山医院院长曾任第二届第三届上海放射学会主任委员中华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第五届主任沈天真博士生导师第四届上海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现任主任冯晓源: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华山医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影像系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青年委员卫生部大型医学影像装备专家组成员上海放射学会委员兼秘书长 

科室创办初期即分别从国外引进透视X线机摄片机X线深度治疗机等设备开展普通X线诊断与治疗工作七十年代末于国内率先引进第一台CT机88年又引进TOSHIBA MRI机是国内最早引进MRI机的单位之一90年在国内最先引进了数字摄影X线机(DRSFX-30);91年购置了一台DSA(AF)设备同时开设介人病房;95年在国内首家引进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子束成像系统即EBIS97年引进1.5T高场强MRI仪在国内率先开展神经影像的功能MRI研究(MRSPWIDWIBOLD等)2002年7月底成功安装并运行亚洲首台16层螺旋CT2003年4月又成功安装了3.0T超高场强MRI仪 

近年来为提高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科室配备了电脑室拥有电脑十余台并有专人管理 

[医教研特色] 

该科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医教研成绩突出已成为医院重点科室之一 

早在70年代由陈星荣教授带领全科在国内最早开展胃双重造影硫酸钡剂的研究首先研制成功华山一200型马陆1号硫酸钡此后又进行了溶菌酶和粘液溶解法国双对比造影等项研究并获得国家科委发明奖卫生部和上海市科研成果奖多项这些研究大大提高了早期胃癌的诊断率 

80年代在完成大量医疗工作的同时利用MRI先进设备的优势开展了老年脑的研究MRI造影剂等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90年代开展了DR在胃肠道骨骼肺部等系统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为放射科及影像学科未来向数字化方向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应用DSA开展全身各系统的介入诊断和治疗其中脑血管畸形(AV)脊髓血管畸形和海绵窦动静脉瘘(CCF)的治疗椎间盘切割治疗椎间盘突出TIPS技术治疗肝硬化等颇具特色 

1997年被评为211工程影像医学重点学科学科点是国内最早建立博士点之一2001年同神经内外科一起被复旦大学评为重中之重学科2002年在教育部重点学科中榜上有名为上海市放射诊断质控中心的挂靠单位和主委单位;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编辑部所在地现在科室在冯晓源教授的带领下积极开展功能MRI和智能化诊治体系的研究已有数项成果获得或即将获得鉴定和推广应用 

在新世纪的规划:

1.科室建设:学科点研究方向: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性研究;与生物医学工程结合研发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建立庞大的数据库借助PACS系统进行图象融合研究;介入放射学

2.科研课题:形成功能研究和智能化诊断和治疗两条主线功能研究的主要内容为:脑血管疾病的功能成像研究包括MR灌注MRSMR弥散加权成像;脑肿瘤的功能成像研究包括PETCT灌注MR灌注MRSMR弥散加权成像;癫痫的功能成像研究包括fMRI和PET的研究;老年脑的功能研究;海马病变的功能研究和诊断;大脑功能区BOLD研究等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研究同时还进行血管的CTA和MRA 成像乳腺的MR灌注MR弥散加权成像肺癌的CT灌注动态扫描心脏CTMR电影心肌灌注冠状动脉造影等全身其他系统的功能研究3年内初步形成较成熟的功能研究体系其代表性的成果为形成国内第一个功能研究中心创建一个功能研究实验室智能化诊断和治疗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智能化诊断和治疗软件的开发;PACS和RIS系统建立;脑肿瘤资料库建立;动脉瘤DSA治疗方案智能化设计与研究;以及全身其他各系统疾病资料库建立等其代表性的成果为形成国内最大的影像资料信息库建立智能化诊断中心和诊断软件开发中心功能研究使影像医学由形态学诊断向功能诊断迈进由此带动影像诊断质的飞跃;提高智能化诊断和治疗软件准确率促进影像医学的传统经验型向现代智能型转换

3.人才培养:引进人才继续完善和充实学术队伍以课题带动年轻学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的培养将以各种有效的措施开拓技术骨干的思路和眼界培养有创意勤奋刻苦和具有交叉学科知识的骨干经常派遣年青学者至国际知名放射学科学习取经每年派出1-2次每次2-3名

4.建立长期稳定的科际联系:美国南加州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英国牛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例如9697年与WHO 共同主办的QAQC学习班99年10月举办的中欧磁共振新技术讲学班等

5.教学:逐步形成以网络多媒体为基础的教学体系本科生进修医生和研究生教学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依靠资料库的建立形成丰富的教学资源为过渡到以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奠定基础积极开展远程医疗和教学形成网络化的医疗和教学模式推进医疗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国内基层单位的人才培养开辟一条经济而有效的新路子依靠影像资料信息库建立影像医学网络化教育中心

   

749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1856位专家快速问医生

您还可以输入25个字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