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科室 > 漳州市医院神经外科

科室
  • 医生
  • 医院
  • 科室
  • 疾病
  • 症状
  • 药品
赏金寻医
分享到:

科室首页 科室介绍 科室医生 联系方式 网友点评 提问咨询

神经外科

    漳州市医院神经外科成立于1978年,是福建省闽南地区最早成立的神经外科,也是省内较早成立神经外科专科的单位之一。经过30年的发展,几代人的努力,目前已成为闽南地区第一流的神经外科治疗中心,是漳州市医院集神经外科临床、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重点学科。具有一批高素质、高学历、老中青结合的最佳学术队伍。现有在编医生15名,其中高级职称人员3名,中级职称5名;硕士研究生毕业4名。他们精力充沛、团结协作、善于改革、勇于创新,在省内外率先开展了多项新业务、新技术。担负着漳州地区460余万人口的神经外科医疗任务。
   
    漳州市医院神经外科拥有当前国际最先进医疗设备,包括先进的德国Philips 1.5T MRI机、GE Lightspeed多层螺旋CT 机、GE 大型数字减影机、瑞典Leksell G型立体定向仪、射频仪、德国蔡司OPMI VARIO/S88手术显微镜、莱卡M695手术显微镜、德国蛇牌和国产西山电动开颅动力系统各一套、德国蛇牌双极电凝系统、神经外科多功能手术床、手术全过程视频、记录、编辑和刻录系统等。科室下设一个病房和一个神经外科ICU,共有床位80张,年手术量达800余例。以现代神经外科理念指导科室的发展,全面应用高新技术,以显微神经外科为基础,将微创理念贯彻到神经外科疾病的整个诊治过程,在手术和治疗中体现神经外科领域的新技术和新观念。率先在闽南地区开展显微神经外科脑肿瘤切除手术、脑动脉瘤夹闭手术、立体定向脑肿瘤切除手术、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窦鞍区肿瘤切除术、血管内介入治疗各部位脑动脉瘤及血管畸形等,取得良好的效果,深受广大患者欢迎。科室综合实力居省内前列。
   
    漳州市医院是福建医科大学的附属教学医院,神经外科还承担本科和专科大学生理论授课、课间实习和生产实习任务。同时也面向全地区招收进修医师,每年培养进修医师2~3名。科室每天晨会进行术前病例讨论和术后病例回顾,每半月进行一次疑难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2008年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1项,省级继续教育项目1项。近年来科室成员申请、承担和完成省市等科研项目多项,其中获漳州市科技进步奖2项。在国内权威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专科特色及优势
   
    1、微创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20世纪50年代后,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其中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新材料科学三大领域发展最为迅速,推动着医学进步,神经外科是受益最大的学科之一。以应用手术显微镜为标志的显微神经外科学,成为近代神经外科发展史的一座里程碑,将神经外科学带进一个崭新的阶段。显微神经外科是指以近代影像学为诊断基础,一整套与显微手术相匹配的手术设备、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器械为保证的,以颅内病灶为中心的手术。我科的显微神经外科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1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治疗颅内肿瘤、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脊髓肿瘤等方面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
   
    颅内动脉瘤:近10年成功进行了近200例各部位(颈内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动脉瘤直视下手术,死亡率不到5.0%(7/200),与国外报道的3-5%相似。同时对少见疑难的颅内巨大动脉瘤,基底动脉瘤,多发动脉瘤的手术也积累了一定经验,可行动脉瘤瘤颈夹闭术,载瘤动脉整形重建术、锁孔入路动脉瘤瘤颈夹闭术等。是闽南地区开展最多,最有影响力的单位,吸引了大量此类的病人。
   
    鞍区肿瘤:鞍区颅咽管瘤、脑膜瘤、垂体瘤、胚生殖细胞瘤、畸胎瘤、视交叉胶质瘤均追求全切除。尤其垂体瘤,闽南地区率先开展经单鼻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目前以开展近100例,手术全切率高达90%,手术效果良好。近年又紧跟时代发展,开展脑室镜辅助单鼻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目前已完成20例,与省内最好水平相等。
   
    漳州市医院神经外科在熟练掌握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技巧的基础上,大胆引进创新,开展最新的微创手术方法—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用神经内镜引导,经右鼻孔找到蝶窦开口,磨钻扩大开口进入蝶窦内,暴露并磨开鞍底,在电视屏幕清晰的视野下将垂体瘤分块全切除。由于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是利用人体正常生理结构及组织间隙,不用破坏鼻中隔正常结构,骨质均用磨钻磨开而非暴力凿开,故患者损伤很小。手术耗时仅需1—1.5小时。患者术后反应轻微,术毕很快清醒,第2天即下床活动,头部无任何伤口,无需拆线。到目前为止,漳州市医院神经外科已成功地应用神经内镜技术为十余名患者做了垂体瘤切除术,均取得良好的疗效。此项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垂体瘤手术最新、最微创、疗效最佳的方法,与传统术式相比具有巨大的优越性,省内还较少有医院开展这项技术。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这项新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漳州市医院神经外科显微技术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目前,神经内镜按手术方式分为:1、内镜神经外科2、内镜辅助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3、内镜控制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4、其他方法:如与导航、立体定向仪、超声、激光等结合处理病变。神经内镜可以治疗的疾病有:垂体瘤等鞍区病变、脑积水、颅内囊肿、脑室内肿瘤、颅内寄生虫病、颅内血肿等。神经内镜技术是微创神经外科的一个重要分支,该项技术的应用为许多患者带来了福音。
   
    桥小脑角肿瘤:我科近五年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53例桥脑小脑角肿瘤中听神经鞘瘤26例,脑膜瘤15例,胆脂瘤9例,蛛网膜囊肿2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手术全切除40例,占75.5%;次全切除11例,占20.8%。手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45例,占84.9%;听神经解剖保留27例,占50.9%。无手术直接相关的死亡。手术效果,尤其是巨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全切除和面神经的解剖保留率均已达省内先进水平。
   
    其他:枕骨大孔区脑膜瘤、脑室内肿瘤、髓母细胞瘤、椎管内肿瘤和血管畸形、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均有全面开展,治疗效果良好。

    2、神经介入治疗
   
    神经介入医学是指研究利用血管内导管操作技术,在计算机控制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的支持下,对累及人体神经系统血管的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达到栓塞、溶解、扩张、成形和抗肿瘤等治疗目的的一种临床医学科学。治疗对象主要包括脑、脑膜、颌面部、颈部、眼、耳鼻喉、脊柱以及脊髓等部位的血管异常。治疗技术分为血管内栓塞术、血管内药物灌注术和血管成形术。神经介入治疗的最大优点是避免了开颅手术带来的组织创伤,并且其适应性广、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具有其它诊治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是微侵袭神经外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近20余年来,我科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扩大对外交流,努力学习国内先进的介入神经放射学技术,培养了一批介入神经放射学专业人员,引进了先进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导管及栓塞材料。在科主任的带领下,神经内外科、放射科等通力合作,使神经介入工作走上了正规化、规模化的道路。我科于70年代开始开展神经介入,我们已经完成了800多例的全脑血管造影术,尤其是近三年我们已经完成100多例的颅内动脉瘤、CCF、DAVF、颅内AVM、脊髓AVM、脑血栓形成的动脉超选溶栓、巨大脑膜瘤术前栓塞、恶性脑胶质瘤的动脉超选化疗等一系列神经介入治疗。
   
    2001年以来,我们神经外科全体医务人员永远牢记“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我们的技术路线为:病人送到急诊室后,由专科医师首诊,立即行CT、MRI或超声检查,在影像学基础上作出病因诊断,确定脑卒中或脑血管畸形,脑卒中则分为出血性或缺血性,据此作出手术、介入或是药物治疗决定,患者如需康复治疗,最后将康复训练延伸到患者家中。今年来我们神经外科医生更是把自身的安危完全放在了一边,在工作台上和X线球管下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开展急诊颅内动脉瘤并蛛网下腔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术10例。这标志着我科是继福建省军区总医院、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能独立完成这一高难手术第三个单位。同时在北京宣武医院、北京天坛医院、上海华山医院的教授的指导下,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高难度手术如:宽颈动脉瘤、复杂性动脉瘤、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的球囊或支架辅助下的弹簧圈的介入栓塞;外伤假性动脉瘤和CCF的球囊辅助下onye胶介入栓塞;经静脉途径DAVF的onye胶介入栓塞;脊髓AVM介入栓塞和带膜支架治疗外伤性CCF等
   
    3、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
   
    立体定向技术于1947年开始应用于临床神经外科至今已有60年历史。到了21世纪,神经外科进展不再是单纯停留在切除病灶,还要考虑到脑功能缺失的改善和修复。颅内小病灶的手术治疗存在术前、术中病灶位置不易确定或病灶影像学能够显示而术中难以辨别等困难。因此,传统手术通常开颅骨瓣偏大,皮层入路选择及切除范围过于依赖术者经验,皮层牵拉严重,或因反复盲目探查加重创伤,易造成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CT或MRI导向下的立体定向开放手术是将立体定向技术和开颅显微或直视手术相结合,能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其特点为手术定位准确、可预先制定准确的手术步骤并尽可能地避开脑部重要功能区,手术尽可能采取距离病灶最近入路、最大限度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缩短局麻及手术暴露时间。
   
    目前,立体定向开放性手术治疗颅内病变这一技术已在国内多家大医院开展,我科从2003年引进先进的Leksell-G型立体定向仪后,开始在漳州市地区率先开展这一项目,至今已有5年余,累计手术60余例。60余例颅内小病灶均定位精确,全部达到直视或显微镜下全切除,全组无手术严重并发症及相关死亡。为患者解除了病痛,同时又最大限度的保存了患者功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受到患者的好评。这一项目填补了漳州市医学的空白,得到了同行专家的充分肯定,2008年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荣获漳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立体定向技术还可应用于颅内病变活检手术、脑胶质瘤等体积切除手术、脑深部血肿定向排空手术、囊性颅咽管瘤囊腔Ommaya管植入手术、脑脓肿穿刺冲洗置管引流手术、脑囊虫病灶及颅内异物摘除手术等方面。上述应用在我科近年都有广泛的开展。此外,立体定向技术在帕金森病、慢性进行性舞蹈病、扭转痉挛等运动障碍性疾病;精神分裂症、强迫性神经症、躁狂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以及癫痫、疼痛等疾病的治疗方面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科正在着手准备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4、急性颅脑创伤的规范救治
   
   随着现代化交通的发展,创伤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病、肿瘤、传染病之后的第4位死因,其中颅脑受伤死亡的病人又占创伤死亡病人的50%-70%。我国每年颅脑创伤死亡病人约10万人,伤残在百万人以上。急性颅脑创伤的救治一直是我科工作的重点,年住院颅脑创伤患者达1000余人,年手术达400余例。   
   
    我们按照颅脑损伤后的临床与病理过程,将重型颅脑损伤划分为急性期(1周内)、过渡期(3周内)与康复期(3周以后至半年、1年)。实行分期的、有重点的连续性治疗。在急性期,主要针对急性呼吸、循环障碍、休克的复苏,抓紧颅内血肿、开放性脑损伤、急性脑水肿、颅内压增高与脑受压的救治,打断颅脑损伤后继发性病理改变导致脑缺血、缺氧、颅内压增高与脑疝的恶性循环,为脑损伤恢复创造良好的内环境。合并严重的胸部伤、腹部内脏破裂、大骨折,导致休克,必须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同时积极救治早期严重并发症如肺炎与胃出血、低血压,因为二者影响呼吸与循环,处理不当将明显加重伤情。过渡期重点是处理急性期遗留问题,新发现的迟发性血肿,继续加强周身支持疗法,使病人安全渡过这一阶段。康复期采用综合性治疗,包括药物、理疗、心理治疗、中医中药与针灸治疗等。颅骨缺损宜早期修补,使颅骨完整性复原,以保持颅内压稳定,有利改善脑循环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外伤性脑积水宜早作分流术,以防迁延性脑积水加重脑萎缩,导致智力下降、精神障碍与运动障碍。这种分期治疗的方式,多年来的实践证实行之有效。
   
    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的主要死亡原因为急性顽固性高颅压、大面积脑缺血、脑水肿。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手术往往是主观的、经验性的,如何掌握手术指征和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是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和预后。30年来,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我科医护人员不断总结临床经验,同时广泛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制定了自己的各种颅脑损伤类型的手术指征与手术方法,使颅脑创伤救治得到规范,大幅提高了手术疗效,显著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
 

749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1856位专家快速问医生

您还可以输入25个字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