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科室 > 吉林省肿瘤医院内镜科

科室
  • 医生
  • 医院
  • 科室
  • 疾病
  • 症状
  • 药品
赏金寻医
分享到:

科室首页 科室介绍 科室医生 联系方式 网友点评 提问咨询

内镜科

  吉林省肿瘤医院内镜科是集诊断、治疗、科研为一体的中心性镜检科室。科室医务人员能独立完成上、下消化道及上、下呼吸道内镜检查及治疗工作。对肿瘤的镜下表现有清晰、独到的诊断能力;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镜下表现有广泛的了解,并对良性病给予恰当的镜下治疗。科室诊疗设备先进,工作流程合理,内镜消毒设施完备、洗消工作依照卫生部规范认真执行值得就诊者信任。科室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1名;主管护师4名。

现有设备如下:

  OLYMPUS CV260型主机 XQ260型电子胃镜

  PENTAX 3500型主机 3840F2型电子肠镜 1830 T3型电子气管镜

  Medvision图文影像工作站

项目介绍:

  诊断:食管、胃、十二指肠、直肠、结肠、鼻咽、喉、气管等器官良恶性肿瘤、溃疡、炎症等疾病的诊断。

  治疗:内镜下异物取出术、内镜下化疗、食管-贲门及直肠狭窄扩张术、记忆合金支架置入及取出术、无痛内镜、色素内镜、内镜下息肉高频电切术、内镜下止血、肺泡灌洗术、内镜下穿刺术。

  氩等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是近年来出现并广泛应用的一种非接触的高频电技术,它是通过电离的氩气将高频电流输送到靶组织,从而达到凝固或消融病变组织的目的。氩等离子流可以多个方向安全有效处理某些角落病变。

  氩等离子凝固术在治疗中主要适应证为:(1)中心气道、食管、结直肠的腔内型病变姑息治疗;(2)气管、食管癌症患者放置支架后管腔维护;(3)消化道表浅病变的消融;(4)气管、支气管表浅出血病变的快速止血;(5)由于APC治疗深度表浅,作用面积大,也用于镜下多种介入治疗后病变基底的处理。

  1994年德国医师将APC技术引入呼吸内镜的治疗。其优势有:(1)非接触性操作,避免因接触治疗而引起的探头粘连;(2)穿透性小,深度表浅,不易造成气道穿孔;(3)氩气电弧均匀、细密,形成的结痂牢固;(4)较少的烟雾,良好的视野,易操作。

  APC治疗前根据病情确定相应方案,过程中需要不断清除凝固的坏死组织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治疗后肺部病变需行雾化吸入等辅助手段,有利坏死物排出;消化道病变应注意溃疡形成,有可能出现迟发性出血等并发症。

  此项治疗属医保范围内,收费标准400元/点;患者术前准备同内镜常规检查;考虑到治疗实际情况请预约,以便安排时间。

  病例:刘XX,男,58岁,因右肺上叶肺癌于2009年7月8日在全麻下行右肺中、上叶切除,隆突切除重建。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2009年10月27日因反复出现发热,体温多为38-39℃,伴有刺激性咳嗽、咯痰带血,入院。复查肺CT:右肺下叶支气管与主支气管吻合口区软组织增厚,右肺下叶阻塞性炎症,伴部分不张。于2009年10月29日行气管镜检查:声门下约13cm主气管左侧壁局部黏膜呈瘢痕样改变,表面光滑;气管右侧壁黏膜隆起致管腔狭窄,未见右侧支气管开口,病变表面不平、黏膜略粗糙,见缝线残留。考虑为右下叶支与气管吻合口堵塞。是APC治疗适应证,与临床医生及家属沟通后,行支气管镜下APC治疗。术中经过顺利,治疗后病变明显缩小,无出血,并取出缝线及活组织送检病理。术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刺激性咳嗽明显减轻,排痰顺利,自觉呼吸顺畅。2009年11月4日再次气管镜检查,见气管下端右侧壁见0.1X0.1厘米类圆形管腔,其上见一带蒂息肉样新生物,应用APC灼除,治疗后吻合口大小可达0.3*0.3cm。病人安返病房,临床症状消失,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两次病理回报未见癌细胞。

  光动力治疗(PDT)于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开始应用,但由于激光功率、稳定性及光敏剂研发等多方面原因而一度停滞。现在随着630nm波长的大功率氦氖激光技术的成功研发使光动力治疗焕发了新的活力。可用于治疗人体器官的实体瘤,某些早期癌可获得根治的效果,许多晚期或梗阻性肿瘤可获得明显的姑息性治疗效果。这项技术已在十多个国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获得批准,成为食管癌、支气管肺癌、膀胱癌、宫颈癌、皮肤癌等恶性肿瘤的一种常规治疗方法。医学实践还证实630nm波长的大功率氦氖激光直接照射有助于手术切口的愈合、瘢痕的修复。

  光动力疗法主要是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对光敏剂(PDT)的亲和性不同,经特定波长的光照射,在生物组织中氧的参与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单态氧和(或)自由基,破坏组织和细胞中的多种生物大分子,最终引起肿瘤细胞死亡达到治疗目的。

  治疗过程:确认无光敏剂过敏后静脉注射光敏剂。经过一定时间代谢后,机体中肿瘤组织中的光敏剂浓度高于正常组织,以特定波长的光照射肿瘤部位,最终导致肿瘤细胞的死亡,达到治疗目的。

主要功能特点是:

  1)创伤极小

  2)毒性低微

  3)适用范围广

  4)可消灭隐性癌灶

  5)与其他治疗手段配合可提高疗效

适应证:

  1)原发、晚期不能手术,不能耐受手术,存在梗阻症状,病理证实为鳞癌、腺癌的患者,治疗效果良好。

  2)放疗后肿瘤复发的继续治疗

  3)术后残端复发

禁忌证:

  1)光敏剂过敏

  2)内镜检查禁忌证

  3)肿瘤已侵及管壁全层

  4)管腔外病变

  大肠息肉是所有向肠腔内突出的赘生物的总称,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大肠腺瘤目前被公认为癌前病变,与癌变的发生关系密切,研究表明50-70%的大肠癌来源于腺瘤性息肉。

  大肠息肉发生隐匿,早期多无临床表现,随着息肉生长表面黏膜破溃或堵塞肠腔等原因可引起血便、粘液便、腹泻、腹痛及便秘等临床症状。

  肠镜检查是诊断大肠病变最有效的方法。腺瘤性息肉癌变与息肉大小和形态紧密关联,腺瘤性息肉转变为癌的时间大约为10年,而早期发现和切除癌变前的腺瘤有助于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定期复查肠镜有利于癌前病变的发现及镜下治疗;有些腺瘤性息肉具有家族遗传性,所以与肠道肿瘤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人员应提高体检意识。

  大肠腺瘤性息肉内镜治疗方法多样,如高频电切、电灼及氩离子凝固等。其优点在于内镜治疗使患者免除了开腹手术带来的痛苦,安全性高,费用低,恢复快,并可结合无痛技术使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治疗。

联系电话043185871043

749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1856位专家快速问医生

您还可以输入25个字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