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科室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普外中心

科室
  • 医生
  • 医院
  • 科室
  • 疾病
  • 症状
  • 药品
赏金寻医
分享到:

科室首页 科室介绍 科室医生 联系方式 网友点评 提问咨询

普外中心

一、济南军区普外中心简介
   
    军区普外中心创立于1996年,2002年普外中心成为独立科室,编制床位40张。在中心褚海波主任的带领下,全体医护人员积极学习和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跟踪前沿学科,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新技术。2002年荣立集体三等功,2003年受集体嘉奖,2004年、2005年被评为基层先进单位。2008年根据中心发展需要,拓展为两个病区,编制床位80张。

二、学科带头人简历
    
    中心学科带头人褚海波,1984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疗专业,从事普外临床工作24年,现为济南军区第89医院普通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技术6级)。济南军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潍坊市名医,潍坊医学院硕士生导师,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外科高级访问学者。担任国际危重病医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脾功能与脾外科学组委员,全军普外专业委员会门静脉高压症及脾外科学组委员,济南军区普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济南军区医学科委会委员,山东省微创外科学组委员,山东省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专家,潍坊市普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潍坊市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潍坊市肛肠外科专业组委员,潍坊市创伤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医药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医药研究杂志编委,中华医药实践杂志副主编,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编委,实用医药杂志特邀编审,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华综合医药杂志编委,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邀研究员。参编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72篇,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获军队医疗成果奖3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四等奖4项。2001年获军区首届科技进步突出贡献三等奖1项,济南军区“九、五”医学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三、专业特色

    1、门脉高压症(脾大部切除大网膜胸骨后固定术)
    2、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腹腔镜胃壁肿瘤或异位腺体切除术、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结肠壁肿瘤切除术、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
    3、脾脏疾病(包括脾外伤、脾肿瘤等)(脾大部切除术)
    4、大隐静脉曲张(透光旋切术)
    5、甲状腺疾病(小切口甲状腺腺瘤及结节切除术、改良式甲状腺癌根治术)
    6、乳腺疾病(乳腺癌改良根治、保乳手术)
    7、腹腔及腹膜后巨大肿瘤

脾大部切除大网膜胸骨后固定术—— 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一种新术式

    门静脉高压症是一组由门静脉压力持久增高引起的症候群。临床主要表现为脾大、脾抗、腹水、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诸多,大致分为肝前(血吸虫性、脾静脉血栓)、肝性(乙型肝炎性、酒精性、药物性)、肝后(布-加氏综合征)。在我国,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致门静脉高压症居多,也是临床上处理较为棘手的一种类型。当门静脉压力升高时,脾大是机体自身降压机制的代偿,但体积增大、功能亢进引起血细胞的减少,却给机体带来损害。硬化的肝脏,纤维组织增多,功能可失代偿,腹水则是一个标志。机体缓解门静脉压力的另一种方式,即开放门奇分流通道,但曲张的食道下段静脉,经食糜的长期摩擦,会造成破裂出血,可谓门静脉高压症最致命的并发症。

    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已有百年历史,外科的主要目的是解决致命性的出血和脾亢。目前国内外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术式大概分为:分流术、断流术、联合手术。分流手术欧美国家倡导,因降压可靠,故延至今天应用。断流术是我国主导的术式,短期止血效果好,对肝脏损害小。但无论分流、还是断流,手术的再出血率却无法控制到10%以下。联合手术,即早期可控制出血,远期可起到降压目的,可谓是一种合理手术方式。我院普外中心经过二十多年的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术式临床研究,于1999年在国内外首创脾大部切除大网膜胸骨后固定术。该术式的特点为:1、利用仿自然分流机制,将门静脉高压血流通过大网膜疏导入奇静脉或上腔静脉;2、符合现代脾外科观点,采用保留脾极性脾大部切除术。保留脾免疫功能,对患者抗感染和抗肿瘤有重要临床意义。我们的研究证实,术后门上腔形成自然分流,门静脉压力下降,食道静脉曲张减轻或消失,彩超、CT、锝扫描显示残脾存活、功能正常,远期随访术后再出血率 < 3%。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及胃底折叠术

    胃的一部分经食管裂孔进入胸腔称为食管裂孔疝。高发年龄在40~70岁,女性多于男性。食管裂孔疝分四型:滑动性食管裂孔疝、食管旁疝、混合疝、巨大型食管裂孔疝;其中,滑动型食管裂孔疝最为常见。食管裂孔疝的临床症状轻重不等,主要决定于疝的大小和胃液反流的程度。食管裂孔疝典型症状有烧心感、反酸、嗳气、胸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X线胃肠钡餐检查是诊断食管裂孔疝的主要手段,主要征象有:膈上食管胃环征、膈上疝囊征、膈上胃粘膜皱襞征、膈上胃小区。内镜检查是诊断食管裂孔疝仅次于放射学检查的方法;二者互相补充,可进一步提高食管裂孔疝的确诊率。

    既往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为经胸手术或经腹手术。经胸手术不仅胸部切口大、心肺干扰重、麻醉要求高(双腔插管、单肺通气),而且大多只能完成修复食管裂孔,较难实施胃底折叠术。而要在膈肌上切开10cm长切口才能完成离断胃短血管、折叠胃底的操作,而膈肌损伤对呼吸功能影响甚大。开腹手术虽然减轻了心肺干扰,但在膈顶操作难度相当大,实施起来举步维艰。腹腔镜技术为治疗食管裂孔疝提供了一种微创手术方法,它以其只需重建(不需切除且无需取标本)、图像放大、光照良好、善于在狭小间隙内操作的突出优点而迅速成为食管裂孔疝的首选方式。我院普外中心已开展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及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患者40多例,疗效显著。并因此获军区医疗成果三等奖。

749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1856位专家快速问医生

您还可以输入25个字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