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科室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输血科

科室
  • 医生
  • 医院
  • 科室
  • 疾病
  • 症状
  • 药品
赏金寻医
分享到:

科室首页 科室介绍 科室医生 联系方式 网友点评 提问咨询

输血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输血科2006年6月成立,医院输血科的前身为1958年建院时成立的血库。输血科负责全院的血液管理及参与临床有关疾a病的输血治疗,开展血液相关的科研和临床输血技术培训工作。

历任科主任(负责人)任职:

  2006年6月 ~ 至今     石远凯  主任(兼)

  1996年  ~ 2006年5月   赵国华  负责人

  1992年  ~ 1996年    胡 棠  负责人

  1958年3月 ~ 1991年    张广荣  负责人

科室发展经历:

  1958年3月15日 成立血库,建院初期我院血库与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血库联合采血,联合供应三家医院临床用血。

  1978年 血库开始独立承担我院临床采供血工作,克服人少采血条件艰苦等困难,满足临床用血需求,保证我院手术、放射治疗及化疗临床用血。并多次成功地配合临床完成危重及特殊患者的紧急抢救的输血任务。

  1983年 配合临床开展手工分离血小板、白细胞、血浆,同时制备洗涤红细胞。使临床输血更有效,也为日后开展成分输血奠定了良好基础。

  1990年 为落实卫生部的“统一制定献血计划,统一管理血源,统一组织采血”的血液管理模式,我院停止自采自供,由血液中心集中供血。

  1992年 开展光量子照射血液输注,探索研究减少肿瘤患者术后机体感染,提高其机体免疫力,促进机体的氧代谢的新方法;率先开展检测不完全抗体方法配血。

  1993年 开展了经血传播疾病的病毒指标检测,使经血传播疾病的发生危险度大大降低,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1995年 配合内科开展肿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采集,配合泌尿外科及研究所免疫一室开展过继免疫细胞肿瘤治疗,到2007年共完成565人次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及淋巴细胞的采集工作。

  1996年 开展RhD血型的检测,保证RhD阴性患者的科学输血,有效减少临床输血反应的发生。

  1997年 完善科室规章制度,规范临床输血作业流程,建立计算机输血管理系统。

  1998年 建立了规范的输血文书,在卫生部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中参考引用,受到卫生部表彰。

  1999年 率先引进自动化血型分析系统,改进输血技术,完善并规范输血相容性检测,使临床输血更有安全保障。

  2001年 开展输血前抗体筛查试验,进一步完善了输血相容性检测,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2003年 与通州中心血站合作建立临时家庭互助采血点,确保非典期间住院患者的临床治疗用血。

  2004年 率先试点承担朝阳区十家二甲以下医院临床用血供应和临床用血指导工作。在朝阳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建立肿瘤医院街头采血点。

  2005年 负责在全区推广使用临床输血质量标准。

  2006年 成立独立建制的输血科。

  2007年 通过了专家的评审验收,成为首批《北京市输血技术人员培训基地》。

  2008年 承担卫生部《肿瘤患者临床用血指南及评价方法》科研课题工作。

  2009年 完成输血科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工作。

获奖情况:

  1977、1978、1979、1981、1984年分别被北京市卫生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评为先进集体;

  1998年 评为北京市公民献血委员会的年度先进血库;

  1998年至2004年 评为北京市卫生局年度临床输血工作先进单位;

  1998年至2007年 评为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年度临床用血先进单位;

  2005年、2006年、2007年 评为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年度临床用血先进科室;

  2008年 评为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年度临床输血工作先进单位;

  2009年 评为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年度临床输血工作先进单位;荣获临床用血审批工作突出贡献奖。

  2003年起参加北京市临床用血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年成绩优秀。

 

749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1856位专家快速问医生

您还可以输入25个字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