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科室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眼耳鼻咽喉科

科室
  • 医生
  • 医院
  • 科室
  • 疾病
  • 症状
  • 药品
赏金寻医
分享到:

科室首页 科室介绍 科室医生 联系方式 网友点评 提问咨询

眼耳鼻咽喉科

    1.科室概况。医院组建初期,耳鼻喉科有申成义、刘云南2名医生开展日常门诊和扁桃体切除等小手术,眼科医生有楮惠、金荷光,实施眼科门诊简单手术,均没有编配固定床位。随着医院编制的调整,专科医生有增有减。耳鼻喉科先后有主任医师王廷芳、周存余、刘永义;副主任医师有刘树森、包亚军;主治医师有柯云海、顾锦山、孙高灿;医师:肖欣、赵欣、何海林、郑明祥、黄云兰、陈亚华、周雯娟等。眼科先后有主任医师楮惠、金荷光;主治医师有王永照、卢玲娣、朱莉、赵苏庆、李仲群、周利宁;医师有宋业珍、卞华等。1971年,原南京军区总医院耳鼻咽喉科王廷芳主任、第100医院眼科褚惠主任(1972年又调回第100医院)调入第359医院,正式组建眼耳鼻喉科,王廷芳任耳鼻咽喉科主任(褚惠任眼科主任),配有4名医生,12张床位,开展上颌窦、鼻中隔、乳突等手术。1971年~1978年,在学科带头人王廷芳的带教下,耳鼻喉科专业发展迅速,医生增加到6人,展开床位24张,耳鼻咽喉部界定手术均能开展。1972年受南京军区委托,开办了南京军区首届为期1年的耳鼻喉科医师培训班,学员30余人。1976年引进西德OpetonⅥ型手术显微镜,开展了鼓室成型、人工镫骨等耳部显微手术。王廷芳经常应邀参加地方各医院的会诊及手术等医疗工作。1979年,王廷芳调回南京军区总医院,周存余任副主任负责五官科(眼耳鼻喉)工作,眼科金荷光为五官科副主任。是年,南京军区耳鼻喉科专业组成立,在镇江召开了专业组筹建会议,王廷芳任组长,周存余任秘书。1983年,耳鼻喉科单独列编,床位26张,医生达7人,周存余任主任。1979年~1986年期间,耳鼻喉科的发展保持了良好势头,耳部手术所占比例较高。至2004年,周存余连续担任了三届南京军区耳鼻喉科专业组(专业委员会)副组长(副主任委员)和镇江市医学会理事、耳鼻喉科专业组副组长、副主委、名誉主任委员。1987年,周存余调任医院副院长,刘云南任科主任。是年,医院承办了南京、福州军区合并后的首次“南京军区五官、口腔专业学术会议”。1992年,刘云南退休,刘永义任科主任,并担任南京军区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镇江市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05年至今,包亚军任眼耳鼻咽喉科主任。眼耳鼻咽喉科组建3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拼搏,科室建设得到了可持续发展,成为医院的重点专科、“南京军区睡眠呼吸疾病(鼾症)治疗中心”“江南鼾症诊断治疗中心”,镇江市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南京军区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2.技术建设。1971年起,在王廷芳的带领下, 耳鼻咽喉科发展较快,耳鼻咽喉部界定手术均能开展。当时的专科技术水平达到军区和江苏省领先地位。1973年,开展乳突改良根治、扩大根治手术,扁桃体挤切术。1974年起,开展了鼓室成型(Ⅰ~Ⅲ型)手术和颞骨部分切除术,面神经探查术,上颌骨切除术,上颌窦、筛窦、额窦、蝶窦手术,鼻泪管吻合术,鼻咽部纤维血管瘤切除术,鼻中隔穿孔修补术,前鼻孔成型术,颈外动脉、筛前动脉结扎术,鼻侧切鼻及鼻窦肿瘤切除术,喉裂开术,咽部(鼻咽、口咽、喉咽)、喉部肿瘤切除术,食管气管异物取出术。1975年,开展了镫骨撼动术。1976年,购置了西德OpetonⅥ型手术显微镜,进一步拓展了耳科显微手术,如先天性中耳(听骨链部)畸形听力重建术等。1974年~1976年,眼科开展了一些外伤、倒睫、翼状胬肉切除等手术。1979年后,眼科将显微手术用于治疗眼外伤。先后开展了外眼手术及青光眼手术治疗,角膜皮样瘤切除术,眼眶内肿瘤如血管瘤及皮样囊肿摘除术,眼睑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将感磁角膜异物针应用于临床;以冷冻治疗基底细胞癌和血管瘤,用自凝牙胶修改义眼,透明质酸酶治疗角膜血染,妥布霉素治疗绿脓杆菌角膜溃疡,氨太碘治疗白内障玻璃体浑浊和用消蒙药治疗角膜疤痕等均取得了一定疗效。1986年,眼科开展了上睑下垂矫正术、小梁切除术。1987年开展骨膜移植泪道重建术和上睑缺损部带血管蒂移植成形术。1992年开展了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1976年~1986年,由于王廷芳主任打下了良好基础,耳鼻咽喉科发展仍然较快,各种手术的数量有所增加,医疗技术水平处于镇江地区前列,深得广大患者的信任。1982年,应用“辛苍散”治疗过敏性鼻炎;“静滴普鲁卡因治疗神经、感音性耳聋”“简易高负压吸引、置换法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取得很好效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五等奖。1985年开展“耳颞综合征”手术治疗。1986年,在国内较早开展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过敏性鼻炎和血管舒缩性鼻炎;开展了鼻中隔、鼻甲粘膜下充填术治疗萎缩性鼻炎,鼻内鼻外径路鼻部(鼻梁、鼻中隔)成型术。1987年,开展保留环杓关节喉部分切除后耳屏软骨复合物喉发音重建术(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双下鼻甲黏膜下碳纤维填塞成形术治疗萎缩性鼻炎(获军队科技进步四等奖)。1988年,开展全喉切除及颈清扫治疗喉癌,面部大面积血管瘤、色素痣切除及全厚游离皮瓣移植术和鼻咽部粘连性后鼻孔成形术等新疗法,其中“声带息肉与炎症关系的组织学探讨”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前鼻孔置管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获军队科技进步四等奖。1989年,开展腭咽成型术治疗鼾症、上颌窦径路颌内动脉结扎治疗鼻腔大出血和甲硝唑溶液上颌窦冲洗治疗鼻源性哮喘等新疗法。1990年,开展山豆根口服液、山豆根复合制剂治疗咽炎。1992年,刘永义任科主任,眼科由李仲群负责,科室开设专科特色门诊。在科主任带领下,全科在以前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发展,积极开展新业务和高难度手术,开展了中耳炎术后听力重建,中耳癌颞骨次全切除术,桥小脑角胆脂瘤切除术,骨诱导材料下甲成形术治疗萎缩性鼻炎及鼻部整形手术,吻合血管胫骨膜瓣修补巨大鼻中隔穿孔。并开展鼾症系列手术:率先在国内开展激光舌缩小-腭咽成型术、改良M切口腭咽成形术、腭咽悬雍垂及扁桃体射频减容及儿童鼾症手术。喉次全切除后带状肌瓣喉发音重建,吻合血管胫骨肌皮骨膜瓣喉癌术后咽漏修补术,喉咽癌下咽、喉、食道上段切除保留喉功能带血管空肠吻合术,使耳鼻咽喉技术跃上新台阶,在本地区军内外处于较好水平。1995年,购置了STORZ鼻内窥镜,在军区和江苏省范围较早开展了鼻内窥镜筛、上颌、蝶窦手术。是年,科室根据医院情况,开始聘用地方大学生,先后聘用了10余名地方医生,为科室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2003年,刘永义主任与上海复旦大学、江苏大学合作,在国内较早从生物力学角度,进行鼾症的气道力学研究,在军区同道和镇江市所属医院中较早地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项目,成功地建立了鼾症的动物模型,深入开展了睡眠呼吸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对间接低氧小型猪OSAHS动物模型的上气道软组织(鼻腔、软腭、悬雍垂、气管、颈动脉)进行了生物力学、放射影像、超微病理学分析等研究,对OSAHS患者行多导呼吸睡眠检测同步动态心功能分析观察,成立了江南鼾症诊断和治疗中心。2005年,包亚军任眼耳鼻咽喉科主任,展开床位20张,科室人员大多数由聘用制医护人员组成,医生10人,护士10人。科室主动适应新的医疗市场和医疗制度改革的变化,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在继承前辈创业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广泛开展了鼻内镜外科、小儿鼾症手术治疗,在鼻科疾病的内窥镜微创手术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3.学术研究。1978年,首篇论文《静滴普鲁卡因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在《人民军医》上刊登。至2006年,先后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部。科室人员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和条件,结合临床搞科研,继1979年《静滴普鲁卡因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首获军队科技进步五等奖后,共获得科技进步、成果奖1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军队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四等奖5项,军队科技进步五等奖2项。先后有3人次荣立三等功。

749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1856位专家快速问医生

您还可以输入25个字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