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医生 > 秘营昌

医生
  • 医生
  • 医院
  • 科室
  • 疾病
  • 症状
  • 药品
赏金寻医
分享到:

医生首页 医生介绍 咨询列表 医生门诊 网友点评

秘营昌医生介绍

医生擅长:血液病(尤其是白血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
    秘营昌,男,主任医师,1966年生,1990年山东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同年分配至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血液内科工作。1998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2000-2003于美国UniversityofLouisville做博士后研究,回国后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副主任医师。美国血液学会(ASH)会员、美国肿瘤研究学会(AACR)会员、中华医学会会员。主要业绩和科研成果:主要从事血液病(尤其是白血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1)提出了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诱导化疗期骨髓穿刺对AML治疗的指导意义(于诱导化疗的第7天、骨髓抑制期血象最低点、血象恢复期行骨髓检查,有助于估计预后、指导治疗,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总结了我国急性白血病的免疫表型特点及双表型急性白血病的发生率及治疗特点。分析了急性白血病患者病程中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特点的变化,对于急性白血病患者克隆的变化提供了线索。探讨了AML缓解后合理的治疗周期,分析了我国老年AML的生物学特点及治疗情况。总结了以HA为基础的三药诱导治疗方案治疗成人AML的结果及与染色体核型的关系,是我国首次大系列的总结AML染色体核型与疗效的关系。原发、初治AML患者CR率达77.4%,患者中位DFS期为28.5个月,3年DFS率为45.4%,5年DFS率为40.2%。按SWOG标准将患者根据染色体核型结果分为良好、中等、差、未知四组,认为未知组可并入预后中等组。三组不同核型患者的预后具有显著差异,好核型组的预后明显要比其它两组要好,中等核型组比差核型组要好。这些工作的结果均已得到不同程度的推广应用,对指导改进我国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2)基础研究:对新型抗肿瘤/白血病药物GRO(G-richoligonucleotides)在肿瘤/白血病细胞系中的抗增殖作用、诱导细胞死亡的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细胞死亡可能存在的新模式。研究了GRO结合蛋白核仁素在白血病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和PARP-1的关系,就其作为肿瘤分子治疗靶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研究中发现在白血病细胞凋亡过程中凋亡小体表达核仁素,提出核仁素可作为凋亡小体的标记蛋白,在肿瘤/白血病的研究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专题讨论20余篇。参加编写著作10余部,已出版8部。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了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天津市自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的研究。现承担留学回国人员择优资助项目一项,承担天津市公关项目的部分内容。申请专利一项。

749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