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医生 > 陈绍良

医生
  • 医生
  • 医院
  • 科室
  • 疾病
  • 症状
  • 药品
赏金寻医
分享到:

医生首页 医生介绍 咨询列表 医生门诊 网友点评

陈绍良医生介绍

教学职称:教授
医生擅长:肺原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血压、心肌病、心肌炎、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其他心脏病、心血管疾病、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大血管疾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陈绍良,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1998年调入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工作至今,全心全意服务于患者,努力引进、应用、研究新技术。1998年在江苏省及国内率先开展急性心肌梗塞的急诊介入治疗,组建了国内多中心,成果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积极引进二项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新技术??经皮切割球囊成形术与冠状动脉内超声,其研究成果分别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1999年开展了静脉包被支架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论文发表在中国循环杂志(2000年9月)。并陆续在国内和省内开展了如下几项最新介入治疗技术:先心病介入治疗,肥厚性心肌病化学消蚀术,急性夹层动脉瘤及胸腹主动脉病的介入治疗。填补了省内和国内的空白。 2002年始开展国际最新前沿技术??心脏电机械活性标测(自动导航系统)的应用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上首先采用患者自体骨髓干细胞心肌内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心脏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并被美国Circulation等多种著名杂志引用;属于国际首创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不仅实现了介入治疗技术的突破,同时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得到了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病专家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的学者不断来函来电要求进行技术合作并索要相关技术论文的方法,最大程度地提升了医院和中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地位。另外一方面最大的社会效益在于极大地有助于稳定社会,给千家万户带来了生的希望,为政府的稳定发展方针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003年开始,本人探索干细胞涂层支架的实验研究,并建立了成熟的实验制作条件和系统。 2005年度探索出了先进的DK Crush技术: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难点,国际通用的多种治疗技术均不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为此,我在体外研究(bench test)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基础研究与模拟实验,探索出了新的治疗分叉病变的介入技术,并命名为DK Crush技术。这一新技术保证了冠状动脉分叉部位主干与侧支血管的成形效果,该技术在2005年日本的CCT、美国的TCT等国际学术会议上获得大奖。目前对该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组织了多中心、前瞻性、随机的研究,这是具有且符合创新的技术。更值得骄傲的是,2005年我们完成了“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 846例,在国内居于领先位置。1964年元月出生,安徽省人。1985年毕业于皖南医学院医疗系,1990年获兰州医学院硕士学位,2006年获苏州大学博士学位;1994年至1997年公派赴日本留学,专攻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1998年8月由甘肃省人民医院调入南京市第一医院。现为南京市第一医院、南京市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南京市心脏介入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8篇被SCI收录),专著3部,参编5部。举办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8次;开展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江苏省卫生厅的重大科研2项,南京市科技局和卫生局的科研6项,2005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研1项。获科研成果奖励12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2项,南京市科技进步奖2项,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5项,南京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3项,荣获“南京市333工程”,“南京市拔尖人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南京市优秀中青年专家”,“江苏省135重点人才 ” “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南京科技功臣”等荣誉称号。

749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