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药品 > 阿普唑仑胶囊

药品
  • 医生
  • 医院
  • 科室
  • 疾病
  • 症状
  • 药品
赏金寻医
分享到:

药品首页 药品介绍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药品对比 网友点评

药品简介

【商品名称】
阿普唑仑胶囊
【通用名称】
阿普唑仑胶囊
【英文名称】
Alprazolam Capsules
【主要成份】
阿普唑仑
【性状及剂型】
胶囊剂
【适应症】
用于焦虑症及惊恐发作的治疗,也用于抑郁症、失眠及手术前镇静。
【规格】
0.3mg
【用法用量】
1.抗焦虑:口服0.25~0.5mg,每天3次,必要时增量至每天3~4mg。老年或体弱患者,开始口服0.25mg,每天2~3次。治疗惊恐发作,每天剂量可达10mg。 2.催眠:0.4~0.8mg,睡前服。3.抗抑郁:开始口服每天2~4mg,3次分服;必要时,每天剂量可加至10mg。
【不良反应】
1.主要有嗜睡、头昏、注意力分散、口干、恶心、呕吐、厌食、便秘、心悸、视力模糊、疲劳、骨骼肌无力、瘙痒、言语模糊、记忆力减退、月经紊乱和尿潴留等。 2.偶有兴奋激动、肌肉强直、失眠、幻觉、黄疸和皮疹等。一旦出现,应立即停药。 3.长期服用可产生依赖性,突然停药可出现戒断症状。
【禁忌】
1.对本品过敏者、哺乳者禁用。 2.闭角型青光眼、重症肌无力和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18岁以下儿童患者慎用。 2.药物过量与处理:持续的精神错乱、嗜睡、震颤、持续的言语不清、站立不稳、心动过缓、呼吸短促或困难、严重的肌无力等。没有特效的拮抗药,宜及早进行对症处理,包括催吐或洗胃等措施,以及呼吸和循环方面的支持疗法。对异常兴奋,不能用巴比妥类药,以免加强中枢性兴奋作用或延长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 3.肝、肾功能损害时可延迟本品的清除t1/2。 4.其他:对苯二氮卓类药耐受量小的患者初始剂量宜小。若出现呼吸抑制和低血压,常提示已超量或静脉注射过快。避免长期大量使用而成瘾。阿普唑仑宜逐渐停药。在治疗恐惧过程中发生晨起焦虑症状,表示有耐药性或两次间隔期的血药浓度不够,可考虑增加服药次数。 5.与酒及含酒精饮料合用时,可增强中枢抑制作用,应注意调整剂量。服用本品不宜驾驶车辆或操作机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哺乳者禁用。
【儿童用药】
18岁以下儿童患者慎用。
【老人用药】
老年或体弱患者,开始口服0.25mg,每天2~3次。治疗惊恐发作,每天剂量可达10mg。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其他易成瘾药合用时,成瘾的危险性增加。 2.与全麻药、镇痛药、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和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时,可彼此相互增效。 3.与钙离子通道阻滞药合用,可发生低血压。 4.与西咪替丁合用时,可抑制肝脏转化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中间代谢产物,从而使清除减慢,血药浓度升高。 5.普萘洛尔与苯二氮卓类抗惊厥药合用,可导致癫痫发作的类型和(或)频率改变。 6.与卡马西平合用,卡马西平和(或)本品的血药浓度可能下降,清除t1/2缩短。 7.与扑米酮合用,可引起癫痫发作类型改变,需调整扑米酮的用量。 8.与左旋多巴合用,可降低后者的疗效。
【药物过量】
药物过量与处理: 1.持续的精神错乱、嗜睡、震颤、持续的言语不清、站立不稳、心动过缓、呼吸短促或困难、严重的肌无力等。 2.没有特效的拮抗药,宜及早进行对症处理,包括催吐或洗胃等措施,以及呼吸和循环方面的支持疗法。对异常兴奋,不能用巴比妥类药,以免加强中枢性兴奋作用或延长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
【药理毒理】
本品属于短效苯二氮卓类药物。与地西泮有相似的药理作用,但抗焦虑作用较强,并显示出抗抑郁活性。其抗抑郁的作用类似三环类抗抑郁药,且无三环类的副作用,因此已用于或试用于抑郁症,特别是伴有焦虑的抑郁症患者。但由于依赖性及停药戒断症状的严重性,限制了在这方面的应用。
【药代动力学】
1.口服易于吸收,1~2h达血药峰值,70%~80%与血浆蛋白结合。t1/2约为12~15h。 2.主要在肝内代谢成活性化合物2-羟基阿普唑仑(药理活性约为母药的1/2)及无活性的二苯甲酮。 3.代谢物的血浆浓度很低。少量原药与代谢物随尿排出。 4.可透过胎盘,并可进入乳汁。
【贮藏】
密封,置阴凉处。
【包装】
盒装,0.3mg
【有效期】
24个月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10588
【是否医保】
非医保
【生产企业】
黑龙江瑞格制药有限公司

问题快速问医生:

全国医生在线为您解决健康问题,足不出户问医生:

提问标题
您还可以输入25个字

0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