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药品 > 信谊

药品
  • 医生
  • 医院
  • 科室
  • 疾病
  • 症状
  • 药品
赏金寻医
分享到:

药品首页 药品介绍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药品对比 网友点评

药品简介

【商品名称】
信谊
【通用名称】
盐酸二甲双胍片
【主要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二甲双胍。
【性状及剂型】
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白色。
【适应症】
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病人,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者,用本药不但有降血糖作用,还可能有减轻体重和高胰岛素血症的效果。对某些磺酰脲类疗效差的患者可奏效,如与磺酰脲类、小肠糖苷酶抑制剂或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合用,较分别单用的效果更好。亦可用于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以减少胰岛素用量。
【规格】
0.25g*60片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开始一次.25g,一日2~3次,以后根据疗效逐渐加量,一般每日量1~1.5g,最多每日不超过2g。餐中或餐中即刻服用,可减轻胃肠道反应。
【不良反应】
1.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腹泻、口中有金属味。 2.有时有乏力、疲倦、头晕、皮疹。 3.乳酸性酸中毒虽然发生率很低,但应予注意。临床表现为呕吐、腹痛、过度换气、神志障碍,血液中乳酸浓度增加而不能用尿毒症、酮症酸中毒或水杨酸中毒解释。 4.可减少肠道吸收维生素B12,使血红蛋白减少,产生巨红细胞贫血,也可引起吸收不良。
【禁忌】
下列情况应禁用: 1.2型糖尿病伴有酮症酸中毒、肝及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超过1.5mg/dl)、肺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严重感染和外伤、重大手术以及临床有低血压和缺氧情况。 2.糖尿病合并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 3.静脉肾盂造影或动脉造影前。 4.酗酒者。 5.严重心、肺病患者。 6.维生素B12、叶酸和铁缺乏的患者。 7.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如营养不良、脱水)。
【注意事项】
1型糖尿病不应单独应用本品(可与胰岛素合用)。    2.用药期间经常检查空腹血糖、尿糖及尿酮体,定期测血肌酐、血乳酸浓度。    3.与胰岛素合用治疗时,防止出现低血糖反应。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患者(65岁)慎用,因肾功能减弱,用药量宜酌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不推荐孕妇使用本品。 2.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本品,必须使用本品时,应停止哺乳。
【儿童用药】
1.10-16岁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本品的每日最高剂量为2000毫克。 2.不推荐10岁以下儿童使用本品。
【老人用药】
1.65岁以上老年患者使用本品时应谨慎,并定期检查肾功能。 2.通常不用最大剂量。 3.不推荐80岁以上的患者使用本品,除非其肌酐清除率检查表明其肾功能未降低。
【药物相互作用】
1.单剂联合使用二甲双胍和格列苯脲未发现二甲双胍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改变。 2.二甲双胍与呋塞米(速尿)合用,二甲双胍的AUC增加,但肾清除无变化;同时呋塞米的Cmax和AUC均下降,终末半衰期缩短,肾清除无改变。 3.经肾小管排泌的阳离子药物(例如氨氯吡咪﹑地高辛﹑吗啡﹑普鲁卡因胺﹑奎尼丁﹑奎宁﹑雷尼替丁﹑氨苯蝶啶﹑甲氧苄氨嘧啶和万古霉素)理论上可能与二甲双胍竞争肾小管转运系统,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建议密切监测﹑调整本品及/或相互作用药物的剂量。 4. 二甲双胍与西咪替丁合用,二甲双胍的血浆和全血AUC增加,但两药单剂合用,未见二甲双胍清除半衰期改变。西咪替丁的药代动力学未见变化。5.如同时服用某些可引起血糖升高的药物,如噻嗪类药物或其他利尿剂﹑糖皮质激素﹑酚噻嗪﹑甲状腺制剂﹑雌激素﹑口服避孕药﹑苯妥英﹑烟碱酸﹑拟交感神经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和异烟肼等时要密切监测血糖,而在这些药物停用后,要密切注意低血糖的发生。 6.二甲双胍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因此与蛋白高度结合的药物例如水杨酸盐﹑氨苯磺胺﹑氯霉素﹑丙磺舒等与磺脲类药物相比不易发生相互作用,后者主要与血清蛋白结合。 7.除氯磺丙脲,患者从其他的口服降糖药转为用本品治疗时,通常不需要转换期。服用氯磺丙脲的患者在换用本品的最初2周要密切注意,因为氯磺丙脲在体内有较长滞留,易导致药物作用过量,发生低血糖。 8.二甲双胍有增加华法林的抗凝血倾向。 9.树脂类药物与本品同服,可减少二甲双胍吸收。
【药物过量】
1.单独使用二甲双胍高达85g未见有低血糖,虽然在这种情况曾出现乳酸中毒,乳酸中毒的发生常常很微妙仅伴有非特异症状,诸如如不适、肌痛、呼吸窘迫、瞌睡和非特异的腹部不适,可能与低体温、低血压以及带有更明显酸中毒抗缓慢性心律失常有关,缺乏酮酸中毒证据(酮尿症及酮血症)的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患者应估计为乳酸中毒。 2.治疗使用过量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要警惕乳酸中毒,可通过血清电解质、动脉的pH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以及动脉血浆乳酸盐水平来诊断和监测乳酸中毒。 3.治疗的目的是控制潜在的紊乱,在一些病例治疗足以确保机体的体内平衡机制去纠正酸-碱不平衡,酸中毒更积极的治疗效果必须针对风险因素进行平衡,包括用碳酸氢钠过度碱化。 4.由于二甲双胍是可透析(在良好的血液动力条件下清除率可达170ml/分钟),推荐立即进行血液透析以纠正酸中毒和除去蓄积的二甲双胍。
【药理毒理】
本品为降血糖药,本品可降低Ⅱ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高血糖,HbAlc可下降1%~2%,本品降血糖的机制可能是: 1.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 2.增加非胰岛素依赖的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如脑、血细胞、肾髓质、肠道、皮肤等。 3.抑制肝糖原异生作用,降低肝糖输出。 4.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 5.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和贮存,降低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与胰岛素作用不同,本品无促进脂肪合成作用、对正常人无明显降血糖作用,对Ⅱ型糖尿病单独应用时一般不引起低血糖。
【药代动力学】
1.二甲双胍主要由小肠吸收,吸收半衰期为0.9~2.6小时,生物利用度为50%~60%。 2.口服二甲双胍0.5g后2小时,其血浆浓度达峰值,近2g/ml,胃肠道壁内集聚较高水平二甲双胍,为血浆浓度的10~100倍,肾、肝的唾液内含量约为血浆浓度的2倍多。 3.二甲双胍结构稳定,不与血浆蛋白结合,以原形随尿液排出,清除迅速,血浆半衰期为1.7~4.5小时,12小时内90%被清除,本品一部分可由肾小管分泌,故肾清除率大于肾小球滤过率。 4.由于本品主要以原形由肾脏排泄,故在肾功能减退时用本品可在体内大量积聚,引起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贮藏】
遮光,密闭,在干燥处保存。
【包装】
0.25g*60片/盒(瓶)
【有效期】
36个月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31022081
【是否医保】
医保
【生产企业】
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

问题快速问医生:

全国医生在线为您解决健康问题,足不出户问医生:

提问标题
您还可以输入25个字

0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