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症状 > 震颤
症状首页 症状介绍 提问咨询 电话咨询 相关疾病 相关药品
其他 全身 所属科室:营养科 体检科 中西医结合科 中医科
镁在体内的总量在1000mmol左右(22.66g),是体内除钠、钾、钙外体内居第4位的最丰富的阳离子。50%~60%存在于骨骼中,细胞外液中仅占1%,血清中镁[Mg2 ]的浓度为0.75~0.95mmol/L(1.7~2.2mg/dl,或1.5~1.9mEq/L)。除骨骼外,肌肉中含镁量较多。...[详细]
其他 全身 头 所属科室:老年病内科 急诊科
老年人在心理病理学中常见的认知障碍是谵妄(senile delirium),又称急性意识模糊状态。表现为注意力、感受、思维、记忆、精神运动和睡眠周期障碍的短暂性的器质性脑综合征。常伴发于躯体疾病、严重的传染病、中毒性疾病、大脑的器质性病变、手术时或手术后。老年人患急性疾病时,常常以意识模糊而取代...[详细]
其他 全身 所属科室:急诊科
血清钠水平>145mmol/L,并伴血浆渗透压升高者,称为高钠血症。老年高钠血症,常见于高龄住院患者,主要因失水,少数因注射过多高渗NaCl等引起。[详细]
全身 所属科室:其他科室 急诊科 内科 普通内科
因长期暴露于任何温度,人体散热大于产热时,可引起体温过低。体温过低最常见于寒冷季节或浸泡在水中,但若代谢性或活动性产热(发抖)不能维持核心体温时,也可发生于夏天或温暖季节。严重外伤后也可发生体温过低。固定不动,穿湿衣服,寒风和躺在寒冷的表面物上,可增加发生体温过低的危险性。[详细]
皮肤 毛发 全身 所属科室:皮肤科
白化病是由于酪氨酸酶缺乏或功能减退引起的一种皮肤及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或合成障碍所导致的遗传性白斑病。患者视网膜无色素,虹膜和瞳孔呈现淡粉色,怕光。皮肤、眉毛、头发及其他体毛都呈白色或黄白色。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发生于近亲结婚的人群中。白化病遗传图谱:患者双亲均携带白化...[详细]
所属科室:
帕金森病又称特发性帕金森病(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PD),简称Parkinson病,也称为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shaking palsy),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也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主要病变在黑质和纹状体...[详细]
帕金森病是一种缓慢发生的,选择性的,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丧失和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导致锥体外系的一系列症状,以运动减少、肌强直、震颤和姿势调节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发病年龄多为55~61岁,病程呈缓慢进行性发展。与老年痴呆有明显的不同。[详细]
视盘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视神经发育不良:系胚胎发育mm~mm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分化障碍所致妊娠期应用苯妥英钠奎宁等可引起眼底表现视盘小呈灰色可有黄色外晕包绕形成双环征有视力及视野的异常可伴有小眼球眼球震颤葡萄膜缺损等全身可有内分泌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视盘小凹:为神经外胚叶的发育缺陷所致多单眼...[详细]
脑中风后遗症是指在脑中风发病一年后,如果还存在半身不遂或者语言障碍或口眼歪斜等症状,就叫做脑中风后遗症,该时期也叫做脑中风后遗症期,与恢复期相比,恢复速度及程度较慢。脑中风后遗症主要有偏瘫(半身不遂)、半侧肢体障碍、肢体麻木、偏盲、失语。或者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构语...[详细]
白细胞异常色素减退综合征(Chediak-Higashi syndrome)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本病是一种先天性溶酶体异常,发病机制不很清楚,多见于近亲结婚的后代主要表现为色素缺乏,眼色素层及眼底色素减少,伴畏光、眼球震颤;部分皮肤、毛发白化,似假性白化病。[详细]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