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症状 > 心脏增大

症状
  • 医生
  • 医院
  • 科室
  • 疾病
  • 症状
  • 药品
赏金寻医
分享到:

症状首页 症状介绍 提问咨询 电话咨询 相关疾病 相关药品

相关疾病

  • 心脏横纹肌瘤

    心脏横纹肌瘤

    所属部位:

    胸部  所属科室:心血管内科 内科 肿瘤科 

    疾病介绍:

    心脏横纹肌瘤(rhabdomyoma of heart)为仅次于黏液瘤的第2位常见的良性心脏肿瘤,也是儿童中最常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在新生儿和婴幼儿更多见。[详细]

  •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所属部位:

    胸部  所属科室:儿科综合 儿科 呼吸内科 内科 

    疾病介绍: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1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wborn,PPHN)是指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使由胎儿型循环过渡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心房及(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的右向左分流,临床出现严重低氧血...[详细]

  • 新生儿肺不张

    新生儿肺不张

    所属部位:

    胸部  所属科室:呼吸内科 内科 儿科综合 儿科 

    疾病介绍:

    新生儿肺不张应指出生后肺从未充盈过气体,而已经充气的肺组织失去原有的气体应称作肺萎陷。但由于多年来沿用习惯,广义肺不张可包括先天性肺不张及后天性肺萎陷。[详细]

  • 新生儿心肌炎

    新生儿心肌炎

    所属部位:

    胸部  所属科室:儿科综合 儿科 心血管内科 内科 

    疾病介绍:

    新生儿心肌炎是在新生儿期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间质炎性渗出、心肌纤维变性溶解和坏死,导致不同程度的心肌功能障碍和全身症状的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较难早期发现,而易延误治疗,病死率高应引起重视。[详细]

  • 右心室双出口

    右心室双出口

    所属部位:

    胸部  所属科室:心血管内科 内科 外科 

    疾病介绍:

    右心室双出口的涵义为主动脉和肺动脉均起源于右心室,或一根大动脉和另一根大动脉的大部分起源于右心室,室间隔缺损为左心室的唯一出口。心室间隔缺损通常比主动脉口径大,仅10%的病例心室间隔缺损的口径比主动脉开口小,心室间隔缺损约60%位于主动脉瓣下方,30%位于肺动脉瓣下方,少数病例心室间隔缺损的位置...[详细]

  •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所属部位:

    胸部  所属科室:心血管内科 内科 

    疾病介绍: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rim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是一少见疾病,因其病因不明,而区别于继发性肺动脉高压。[详细]

  • 肢端肥大症性心肌病

    肢端肥大症性心肌病

    所属部位:

    全身 胸部  所属科室:内分泌科 心血管内科 内科 

    疾病介绍:

    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为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过多,导致全身组织增生、肥大及代谢紊乱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晚近报道,本病涉及心血管损害颇多,随病程延长,心脏增大加著,尤其多见50岁的患者,受累明显者可诊断为肢端肥大症性心脏病(acromegalic heart disease)。[详细]

  • 食管癌

    食管癌

    所属部位:

    颈部  所属科室:内科 肿瘤综合科 肿瘤科 消化内科 

    疾病介绍: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各国差异很大。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每年平均病死约15万人。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食管癌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咽下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详细]

  • 左束支传导阻滞

    左束支传导阻滞

    所属部位:

    胸部  所属科室:心血管内科 内科 

    疾病介绍:

    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病率为1%。束支阻滞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在一项对855例男性患者随访30年的前瞻性研究中,50岁的左束支阻滞的发病率为0.4%,75岁为2.3%,80岁为5.7%。与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或心血管死亡无明显关系。研究提示,束支阻滞与年龄非常相关,是能影响心肌缓慢进展的退行...[详细]

  • 恶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

    恶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

    所属部位:

    腰部  所属科室:内科 肾病内科 

    疾病介绍:

    恶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主要表现在肾小动脉坏死,增生性动脉内膜炎和肾小球纤维蛋白样坏死。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肾动脉狭窄,肾血管炎和少见的内分泌疾病(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是形成恶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主要原因。[详细]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共9页

749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