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 盆腔 所属科室:内科 外科 肾病内科 泌尿外科 老年病内科
本病常见,系由系统性高血压引起,为西方国家导致终末肾衰竭的第2位疾病(约占25%),我国发病率也在日趋增多。本病可分为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benign arteriolar nephrosclerosis)及恶性小动脉性硬化症(malignant arteriolar nephrosclero...[详细]
腹部 皮肤 所属科室:内科 传染病科 儿科 消化内科 儿科综合 传染科 肝病科
婴儿胆汁淤积是指因肝细胞损伤及(或)肝内外胆管阻塞所致的婴儿胆汁排泌持久减少。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即血直接胆红素>25.5μmol/L(1.5mg/dl)或直、总胆之比>20%]、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及脂肪吸收不良有人将本症称为婴儿肝炎综合征,由于所包括的病例,并不都具有肝...[详细]
腰部 全身 所属科室:内科 其他科室 肾病内科 血液内科 中西医结合科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是由Waldenstrom于1944年首次报道,故又称Waldenstrom macroglobulinemia(WM)。本病为一种单克隆IgM增高伴有淋巴样细胞增生、有时伴有肾小球损害的综合征。其临床特征为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骨髓及淋巴结中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增生,血...[详细]
皮肤 全身 所属科室:内科 皮肤性病科 血液内科 皮肤科
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erythropoietic protoporphyria,EPP)于1953年才被首次描述,当时Kosenew等称之为“不典型的夏令水疱病”。1961年,Magnus等确定它是一独立的卟啉病并命名为EPP。[详细]
颈部 所属科室:内科 中医科 其他科室 内分泌科 中西医结合科
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不同于甲状旁腺腺瘤囊性变,曾有报告把二者混为一谈,但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无论在临床表现,还是在治疗方法上均与甲状旁腺腺瘤囊性变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临床上甚为少见,但据尸体解剖资料,在青春期以前,40%~50%的人有显微镜下可见的微小囊肿,而20岁以后,几乎所...[详细]
颈部 所属科室:内科 外科 儿科 其他科室 康复医学科 内分泌科 儿科综合 中西医结合科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甲亢)是指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甲状腺肿大、眼球外突及基础代谢率增高等表现。儿童甲亢主要见于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患有Graves病孕妇的胎儿约有2%在出生后会呈现甲亢症状,这是由于母体内高浓度的促甲状腺素...[详细]
全身 所属科室:内科 血液内科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血栓性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血栓形成综合征等。为一种不常见的血栓性微血管病,伴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临床特征为发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病性溶性性贫血,多种神经系统损伤和肾损害等。其病因不明,可能与血管因素、感染以及药物过敏等有关。大部分病人年龄在10-40...[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