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 所属科室:内科 呼吸内科
肺良性淋巴细胞血管炎和肉芽肿病(BLAG)于1977年由Saldana等提出,是一种类似Wegener肉芽肿及淋巴瘤样肉芽肿病的疾病,其病变存在于皮肤及呼吸道,皮肤病变主要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的脂膜炎。[详细]
上肢 下肢 胸部 全身 所属科室:内科 其他科室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体检科 老年病内科
肺泡-毛细血管阻滞综合征是构成气体扩散面的肺泡-毛细血管的间壁发生了病变,使氧弥散能力减低的一组病征。[详细]
腹部 所属科室:内科 传染病科 其他科室 消化内科 传染科 急诊科
肠毒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是肠毒性大肠埃希杆菌(ETEC)引起的肠道传染病。ETEC是近来人类霍乱样病人大便中新发现的一组致腹泻性大肠埃希杆菌,是发达国家“旅游者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是“成人霍乱综合征”的常见原因,也是小儿腹泻的重要病原,其发病率仅次于轮状病毒。1982年在国内首次发现本病。[详细]
腹部 所属科室:内科 外科 消化内科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占全部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患的5%~15% ,通常累及肠系膜上静脉,而肠系膜下静脉很少受累。该病在临床上表现较为隐袭,诊断往往被延误,大多数病例是在开腹探查时才获得确切诊断。[详细]
腹部 所属科室:内科 传染病科 其他科室 消化内科 传染科 急诊科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EIEC)首先于1967年日本报告自患痢疾样腹泻的年长儿童和成人中发现,常误为菌痢。实验室检查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血清凝集试验阳性,同时大便培养所得之大肠埃希杆菌做豚鼠角膜试验亦阳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