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症状 > 发绀

症状
  • 医生
  • 医院
  • 科室
  • 疾病
  • 症状
  • 药品
赏金寻医
分享到:

症状首页 症状介绍 提问咨询 电话咨询 相关疾病 相关药品

相关疾病

  • 食管憩室

    食管憩室

    所属部位:

    胸部  所属科室:内科 外科 消化内科 

    疾病介绍:

    食管憩室(diverticulum of oesophagus)系指与食管相通的囊状突起。其分类比较繁杂。按发病部位可分为咽食管憩室、食管中段憩室和膈上食管憩室。根据其发病机制不同又分为牵引性、内压性、牵引内压性憩室。根据憩室壁的构成可分为真性憩室(含有食管壁全层)和假性憩室(缺少食管壁的肌层)...[详细]

  • 肺爆震伤

    肺爆震伤

    所属部位:

    胸部  所属科室:外科 

    疾病介绍:

    由于高压锅炉、化学药品或瓦斯爆炸,在战时,由于烈性炸药或核爆炸,瞬间可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爆心处的压力和温度急剧增高,迅速向四周传播,从而形成一种超声速的高压波,即冲击波。空气冲击波或水下冲击波的连续超压-负压,作用于人体,使胸腹部急剧的压缩和扩张,发生一系列血液动力学变化,造成心、肺和血管损伤...[详细]

  • 先天性胆道闭锁

    先天性胆道闭锁

    所属部位:

    腹部  所属科室:内科 外科 儿科 消化内科 肝胆外科 儿科综合 

    疾病介绍:

    先天性胆道闭锁,胆道闭锁占新生儿长期阻塞性黄疸的半数病例,其发病率为1∶8000-1∶14000个存活出生婴儿,但地区和种族有较大差异。以亚洲报道的病例为多,东方民族的发病率高4-5倍,男女之比为1∶2。先天性胆道闭锁是一种肝内外胆管出现阻塞,并可导致淤胆性肝硬化先天性胆道闭锁而最终发生肝功能衰...[详细]

  • 胆道感染

    胆道感染

    所属部位:

    所属科室:外科 肝胆外科 

    疾病介绍:

    胆道感染临床常见,按发病部位分为胆囊炎和胆管炎。按发病急缓和病程经过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胆道感染与胆石病互为因果关系。胆石症可引起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淤滞,细菌繁殖,而致胆道感染。胆道感染的反复发作又是胆石形成的重要致病因素和促发因素。急性胆囊炎是胆囊发生的急性化学性和(或)细菌性炎症。约...[详细]

  • 动脉硬化闭塞症

    动脉硬化闭塞症

    所属部位:

    全身  所属科室:外科 心脏外科 

    疾病介绍: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局部的表现,是全身性动脉内膜及其中层呈退行性、增生性改变,结果使动脉壁增厚、僵硬、纤曲和失去弹性,继发性血栓形成,引起动脉管腔狭窄,甚至发生阻塞,使肢体出现相应的缺血症状的疾病。病变的发展使组织缺血逐步加重,症状由间歇性跛行逐渐演变为患肢静息痛,进而导致肢...[详细]

  • 先天性动静脉瘘

    先天性动静脉瘘

    所属部位:

    全身  所属科室:内科 外科 儿科 心血管内科 心脏外科 儿科综合 

    疾病介绍:

    先天性动静脉瘘又称先天性动静脉畸形,是由胚胎原基在演变过程中,动静脉间形成异常交通引起。最常见的部位为下肢。先天性动静脉瘘虽属于良性病变,却能不断发展和蔓延,常广泛地侵犯临近的组织和器官,甚至蔓延到整个肢体或部分躯干。[详细]

  • 肠套叠

    肠套叠

    所属部位:

    腹部  所属科室:消化内科 内科 急诊科 其他科室 普通外科 外科 

    疾病介绍: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肠套叠占肠梗阻的15%~20%。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肠套叠多发生于婴幼儿,继发性肠套叠则多见于成人。绝大数肠套叠是近端肠管向远端肠管内套入,逆性套叠较罕见,不及总例数的10%。[详细]

  • 先天性肠闭锁

    先天性肠闭锁

    所属部位:

    腹部  所属科室:外科 儿科 其他科室 儿科综合 中西医结合科 

    疾病介绍:

    先天性肠闭锁在消化道畸形中不少见,为新生儿时期肠梗阻常见原因之一,占24%~32%。1500~2000例新生儿中可发生一例,男多于女,多见于早产儿。闭锁可发生于肠管的任何部位,以回肠最多,约占50%,十二指肠次之,约占25%,空肠较少,结肠罕见。[详细]

  • 损伤性休克

    损伤性休克

    所属部位:

    全身  所属科室:内科 外科 其他科室 心血管内科 急诊科 

    疾病介绍:

    严重创伤特别是在伴有一定量出血时常引起休克,称为损伤性休克。损伤性休克多见于一些遭受严重损伤的病人,如骨折、挤压伤、大手术等。血浆或全血丧失至体外,加上损伤部位的出血、水肿和渗出到组织间隙的液体不能参与循环,可使循环血量大减。受伤组织逐渐坏死或分解,产生具有血管抑制作用的蛋白分解产物,如组胺、蛋...[详细]

  • 失血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

    所属部位:

    全身  所属科室:内科 外科 妇产科 其他科室 心血管内科 血液内科 妇科 产科 急诊科 

    疾病介绍:

    大量失血引起的休克称为失血性休克。常见于外伤引起的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妇产科疾病所引起的出血等。失血后是否发生休克不仅取决于失血的量,还取决于失血的速度,休克往往是在快速、大量(超过总血量的30%~35%)失血而又得不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发生的。[详细]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共56页

749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