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症状 > 惊厥

症状
  • 医生
  • 医院
  • 科室
  • 疾病
  • 症状
  • 药品
赏金寻医
分享到:

症状首页 症状介绍 提问咨询 电话咨询 相关疾病 相关药品

相关疾病

  • 蚕豆病

    蚕豆病

    所属部位:

    全身  所属科室:内科 中医综合科 中医科 心血管内科 

    疾病介绍:

    蚕豆病是一种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所导致的疾病,表现为在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的情况下,食用新鲜蚕豆后突然发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详细]

  • 暴痢

    暴痢

    所属部位:

    腹部  所属科室:内科 儿科 消化内科 儿科综合 

    疾病介绍:

    痢疾是指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特征的病证。痢疾一名,见于《济生方》,《内经》称“肠澼”。暴痢则是指因饮食不洁、外感湿热疫毒而引起的以起病急骤、高热、腹痛下痢为主要症状的痢疾,好发于夏秋之际。[详细]

  • 阿片类药物中毒

    阿片类药物中毒

    所属部位:

    全身  所属科室:内科 其他科室 消化内科 神经内科 急诊科 

    疾病介绍:

    阿片类药物包括阿片、吗啡、可待因、复方樟脑酊和罂粟碱等,以吗啡为代表(阿片含10%的吗啡)。吗啡主要在肝内代谢,24小时内经肾排出,48小时后尿中仅有微量。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为先兴奋,后抑制,以抑制为主,首先抑制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继之影响延脑,抑制呼吸中枢和兴奋催吐化学感受区。吗啡能兴奋脊...[详细]

  • 苯海拉明中毒

    苯海拉明中毒

    所属部位:

    全身  所属科室:内科 其他科室 消化内科 急诊科 

    疾病介绍:

    苯海拉明是乙醇胺的衍生物,为临床常用的H1受体阻断剂,抗组胺效应不及异丙嗪,持续作用时间较短,镇静作用两药一致,有局麻、镇吐和抗M胆碱样作用。临床中毒病例并不罕见,尤以儿童误服过量引起的中毒多见。本类药可促使嗜铬细胞瘤释放儿茶酚胺。长期使用突然停药可引起撤停反应。[详细]

  • 吡唑酮类中毒

    吡唑酮类中毒

    所属部位:

    全身  所属科室:内科 其他科室 消化内科 急诊科 

    疾病介绍:

    吡唑酮类药物是安替比林的衍生物,毒性较大,治疗剂量即可引起严重粒细胞减少。这类药物包括氨基比林、安乃近、保太松、羟基保太松等。氨基比林已被淘汰,临床上仅用其与其他药配合成的复方制剂,如索米痛片(去痛片)、脑宁片、安痛定片等。[详细]

  • 铋中毒

    铋中毒

    所属部位:

    全身  所属科室:内科 其他科室 消化内科 急诊科 

    疾病介绍:

    误服大量、医疗用量过大或长期应用铋剂均可引起中毒。小儿铋中毒(bismuthpoisoning)大多由于医治腹泻时应用多量次硝酸铋所引起。由于肠道细菌作用,次硝酸铋可以氧化为亚硝酸盐,故可出现铋和亚硝酸盐双重中毒症状。小儿口服次硝酸铋的致死量约为3~5g。静脉或肌注可溶性铋盐过量可以导致急性中毒...[详细]

  • 蓖麻子中毒

    蓖麻子中毒

    所属部位:

    全身  所属科室:内科 其他科室 消化内科 急诊科 

    疾病介绍:

    蓖麻子(castor bean)俗称大麻子,是蓖麻的果实,为油料作物。蓖麻全株有毒,其有毒成分为蓖麻毒素及蓖麻碱。蓖麻毒素2mg,蓖麻碱0.16g可使成人致死。小儿服生蓖麻子3~5颗即可致死。蓖麻毒素及蓖麻碱加热后可以破坏而解毒。蓖麻子毒素是一种细胞原浆毒,可损害肝、肾等实质脏器,并有凝集、溶解...[详细]

  •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

    所属部位:

    腹部  所属科室:内科 传染病科 其他科室 消化内科 传染科 急诊科 

    疾病介绍:

    由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EHEC)引起的肠道传染病。EHEC为出血性肠炎之病原,主要有大肠埃希杆菌O157∶H7,是1982年新发现的一种致腹泻大肠埃希杆菌。此外,O26∶H11也可能是病原之一。我国目前尚未见有正式报道。[详细]

  • 肺疟疾病

    肺疟疾病

    所属部位:

    胸部  所属科室:内科 呼吸内科 

    疾病介绍:

    肺疟疾病是指疟原虫对肺部的损害。机体被疟原虫感染后可有或无典型的疟疾全身症状同时出现明显的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咳痰、气急、喘息或胸痛等。其临床表现包括疟疾性哮喘、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以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其发病率尚无确切统计资料。[详细]

  • 苍耳中毒

    苍耳中毒

    所属部位:

    全身  所属科室:内科 其他科室 消化内科 急诊科 

    疾病介绍:

    苍耳中毒主要是误食苍耳果实或幼苗(误为豆芽),而引起的中毒,轻度中毒一般有头晕、头痛、乏力、食欲减退、口干、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颜面潮红、结膜充血、荨麻疹等,食入12小时以内者,可先催吐,然后可用1∶2.000高锰酸钾洗胃,并用温盐水高位洗肠及服泻剂,静脉输液保肝治疗及对症治疗。[详细]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共37页

749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