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介绍:
肾性血尿是指血尿来源于肾小球,临床上表现为单纯性血尿,或血尿伴蛋白尿。如果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或失治误治,病情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最终导致尿毒症。[详细]
疾病介绍:
产妇分娩后随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物处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一般情况下,产后三周以内恶露即可排净,如果超过三周仍然淋漓不绝, 在中医典籍《胎产心法》中提到:“由于...[详细]
疾病介绍:
姿势性或直立性尿蛋白是指仅于直立位或采取脊柱前突姿势时尿蛋白排出增加,而卧位时尿蛋白排量正常。可根据直立位尿蛋白是否经常出现而分为暂时性(或间歇性)及固定性两种,前者指直立位时尿蛋白不一定每次都增...[详细]
疾病介绍:
暂时性或一过性尿蛋白指肾脏正常,但于发热、心力衰竭或脱水时出现暂时性尿蛋白。运动后也可有暂时尿蛋白排出增多,尤其多见于青少年长距离赛跑、游泳、足球、篮球等运动后,尿中蛋白一过性增多。[详细]
疾病介绍:
一过性血尿,可由花粉,化学物质或药物过敏引起。剧烈运动后,可发生一过性血尿,甚至肉眼血尿,病毒感染(如感冒)偶尔亦可发生,通常无重要意义。只有多次检查为真性血尿才应重视,应作进一步检查。[详细]
疾病介绍:
一般来说婴儿(一岁以下)及小孩(一岁以上到十岁大)的蛋白尿定义分别是每天尿蛋白排出大于110mg/m2及85mg/m2,新生儿(30天以内)则是要大于145 mg/m2才算是有蛋白尿。[详细]
疾病介绍:
尿中含有游离血红蛋白称血红蛋白尿。是诊断血管内溶血的证据之一。由于尿中含量不等尿色可以红色、浓茶色、严重时酱油色。[详细]
疾病介绍:
阴茎样尿道下裂是男性泌尿生殖系最常见的先天畸形,发病率为1/300。尿道异位开口于尿道腹侧,称为尿道下裂(hypospadias)。尿道下裂开口可发生于由会阴部至阴茎头间的任何部位。尿道外口的远端...[详细]
部位:其他
所属科室:其他科室
疾病介绍:
低热:正常人的体温,口腔温度一般为35.8~37.4℃。在正常状态,正常人的体温不应高于37.5℃。如果经常高于37.50℃,就是低热。正常人的体温并不完全一致,一般早晨较低,下午较高冬季较低,夏...[详细]
疾病介绍:
在静脉血流迟缓,血液高凝状态及血管内膜损伤条件下,静脉发生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继发血栓形成的疾病。绝大多数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在盆腔及下肢的深静脉。多见于产后、骨折及创伤、手术后的病人。若出现肢体疼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