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您的位置:120健康网 > 疾病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疾病
  • 医生
  • 医院
  • 科室
  • 疾病
  • 症状
  • 药品
赏金寻医
分享到:

疾病首页 疾病介绍 提问咨询 电话咨询 相关药品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是由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

  EBV是一种嗜淋巴细胞的DNA病毒,属疱疹病毒属,主要侵入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表面有 C3a受体,与 EBV受体相同),EBV有5种抗原成分,均能产生各自相应的抗体:①衣壳抗原(VCA):VCA IgM抗体早期出现,多在 1—2个月后消失,是新近受EBV感染的标志,VCA IgG出现稍迟于前者,但可持续多年或终生,故不能区别新近感染与既往感染,

  ②早期抗原(EA):可再分弥散成分 D和局限成分R,是EBV进人增殖性周期初期形成的一种抗原,其中EA—D成分只有EBV特异的DNA多聚酶活性,EAIgG抗体是近期感染或EBV活跃增殖的标志,该抗体于病后 3—4周达高峰,持续3—6个月,

  ③核心抗原(EBNA):EBNAIgG于病后3—4周出现,持续终生,是既往感染的标志,

  ④淋巴细胞决定的膜抗原(LYDMA):为补体结合抗体,出现和持续时间与 EBNA IgG相同,也是既往感染的标志,

  ⑤膜抗原(MA):是中和性抗原,可产生相应中和抗体,其出现和持续时间与 EBNA IgG相同。

  本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多呈散发性,也可引起小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晚秋至初春为多,患者和EBV携带者为传染源,病毒大量存在于唾液腺及唾液中,可持续或间断排毒达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之久,传播途径主要经口密切接触而传播(口一口传播),飞沫传播虽有可能,但并不重要,偶可经输血及粪便传播,关干宫内传播问题尚有争议,本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性别差异不大,6岁以下儿童多呈隐性或轻型感染,15岁以上感染后多出现典型症状,发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罕见。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问题快速问医生:

全国医生在线为您解决健康问题,足不出户问医生:

提问标题
您还可以输入25个字

749位专家电话咨询医生

就诊医生前的沟通,及就诊后的复诊,都可通过电话与医生本人联系

与医生通话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